谁在唱空股市 谁在挤压中国(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谁在唱空股市 谁在挤压中国(3)

2010年11月02日 09:41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既要有适应的心态,也要有应对的措施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的深度拓展,特别是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国际关系思维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在变得更为有利。但同时,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博弈,西方政客和学者唱空中国、挤压中国的舆论也还将持续。对于这一局面,我们既要有良好的心态适应,也要有适当的措施应对。

  首先要客观看待我们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不夸大也不缩小,不扭曲也不马虎。第二,要不卑不亢,积极应对。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10月25日在《中国文化更有包容性》(2010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文中指出,“国际舆论与中国实情严重不符。中国受到‘舆论’的‘委屈’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是中国改革开放较晚,世界对当代中国所知原本就较少。第二,由于中文传播得不广,虽然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使用的国家却很少,并且和其他文字差异太大”。他还认为,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有严重的偏差,甚至会对中国无端攻击,“这是因为西方媒体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来看中国的,凡与其不一样的都要持批判态度。中国发展迅速,他们也产生了害怕的心理。有外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向我解释,‘大’就会令人害怕,大象翻身就会压死人,怕中国发达了,他们会失业。在西方,政界思维是——你们是共产党领导,共产党领导就不行。意识形态不同,看来短期内难以改变”。

  我们认为,赵启正先生对于唱空中国、挤压中国舆论的本质原因的分析,应当引起所有人的高度重视。处于当今这种特殊历史情势下的中国人,应当以冷静、理性的基本态度对待现实,积极主动应对。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应将“爱国”狭隘地理解为只能唱颂歌,听不得不同的意见;二是对待外国舆论即使不恰当的舆论,我们也可以倾听,保持大国风度。

  积极应对国际舆论,包括向国际社会客观真实地介绍中国,也包括与国际社会增强沟通、增强互信。对于那些善意的赞誉和恶意的诽谤不必过于在意;但也要对刻意误读和恶意诽谤给予必要的回击。同时,我们也要对居心叵测的廉价吹捧和别有用心的过誉高帽保持应有的警惕。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也有可能转化为积极因素。西方一些人士基于自己营造的“文化和体制优越感”,对中国不理解和误解,对我们的发展造成不利。但西方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远低于中国希望了解西方的愿望,其实不利于其多掌握瞬息万变的世界。正因为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制度规则体系是全世界最好最优的选择,认为历史早就发展到了终点,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结果却陷入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经济困境。

  而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远大于西方对我们的了解,所以我们得以趋利避害,博取众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累积制度规则建设的经验。中国今后还会走自己的路,并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深刻地影响世界的未来。

  在此,我们也呼吁西方世界更多的学者、政治家用开放、理解的态度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用平等、谦和的心态研究中国经济成功的原因,共同破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 谢镇江 董少鹏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