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通胀风险推升加息预期 未来货币政策主基调趋紧(2)

2010年11月04日 09: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其实,通胀预期的提高已经成为市场的一致观点。W IN D统计的25家机构的10月份C PI预期均值已经达到3 .9%。央行对此已经表示警觉。在《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称,国际经济复苏还比较缓慢,我国经济增长较快,通胀预期和价格上行压力不容忽视。央行认为这一方面源自全球流动性和货币条件仍将宽松,还在于国内的结构性价格上行压力。

  10月份PM I分类指数的反弹也印证了通胀压力加大的判断。光大证券分析师潘向东表示,10月份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强劲攀升,达69.9,环比增速超出历史水平两倍有余。在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的企稳复苏大大加速了资源价格的上涨速度。预计只要投资拉动经济的政策不变,未来内需的复苏势头将持续,但在目前各国增长都乏力的同时,流动性却异常充裕,这将加大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

  海通证券认为,当前经济在经历了一个小幅回调之后,迅速复苏,PM I指数10月份达到54.7连续三个月从低点上升,存货指数也开始止跌回升,实际上确立总需求高位企稳回升的趋势。而通货膨胀目前来看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在“保增长,调结构,管预期”三个政策重点的权衡上,管理通胀预期可能正在成为当前政策关注的重点。

  政策

  连续加息可能性大幅上升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由于政策制定者此前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过强 而 延 缓 加 息 , 导 致 通 胀 风 险 上升,现在加息及货币紧缩政策已开始,年内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兴 业 银 行 经 济 学 家 鲁 政 委 表示,《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显示,货币当局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乐观,但对通胀前景却相当担忧。鲁政委预期,央行将严守年初确定的M 2达到17%左右,信贷7 .5万亿元的目标;年内还将存 在 提 高 准 备 金 率1至2次 可 能性 , 年 内 也 还 存 在 加 息1次 的 可能,从现在到明年末可能总共加息3至4次。他指出:“未来的政策主基调是趋紧的。”

  澳新银行在报告中明确表示,美国上周公布的芝加哥PM I指数显示,其分项的购进价格也出现了显著的上升———购进价格指数在10月跳升了14 .9个百分点至68 .9。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不断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正在不断增加全球性通胀的风险,而由于美联储弱势美元仍将持续,相信大宗商品的上涨趋势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看,由于过度的货币投放、好于预期的经济表现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上涨的压力,C PI通胀率可能远未见顶。中国央行也需要不断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胀和通胀预期失控,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将 允 许 人 民 币 持 续 升 值 进 程 , 同时,我们维持年内央行再加息25个基点的预测,12月将是可能的时点。

  不 过 , 也 有 不 少 专 家 表 达 了“加息需谨慎”的观点。北京大学人力资本研究所研究员易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C PI面临冲高回调,上升压力已经得到释放,中国第四季度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他也说,必要时不排除政府再次运用这种 手 段 来 抑 制 资 产 泡 沫 和 通 货 膨胀。“政府还应该从其他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比如理顺境外投资渠道,引导国内过剩资金走向国际市场,缓解国内资金过剩压力。”易鹏指出。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也撰文指出,不排除今年12月或明年一季度还将继续加息1至2次 。 但 如 果 届 时 外 需 尚 未 完 全 恢复、楼市调控力度过大、经济下滑迹象存在的情况下,启动后续的加息政策可能就会十分谨慎。

  南京证券指出,四季度,流动性宽松格局将持续,收缩流动性的压力可想而知,需要偏紧的货币政策进行配合,主要是依靠数量型货币工具,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来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货币的压力、对信贷投放加强窗口指导等。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也认为,目前的经济政策重心已经转移到控制通胀,不过,货币政策还没有真正 意 义 上 紧 缩 , 还 未 进 入 加 息 通道。“通胀压力日趋明显,至明年二季度,中国央行可能会采用数量调控为主的手段进行调控,而价格调控可能为辅。至于年内是否还会加息,可能会视具体的情况变化而定 。 ” 高 盛 中 国 经 济 学 家 宋 宇 表示。(张莫 刘振冬 实习生 杨虹)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