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涨价之风一波接一波 机构预测CPI会再创新高

2010年11月05日 09: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其中黄瓜和西瓜涨幅最高。对于普通收入水平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大米、面粉、肉、蛋、奶、水果及蔬菜等一系列农产品的涨价,水电煤气费的变贵,已经逐渐让民众吃不消。

  多种食品价格上涨

  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

  本次监测针对北京、上海、重庆等36个大中城市,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其中黄瓜和西瓜涨幅最高。

  除了以上公布的食品种类之外,据CSI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指数显示,食糖现货价格从去年最低不到3000元/吨涨价到今年10月28日的7387元/吨,破7000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不少受成本陡增影响的企业,都在涨价或在计划涨价中。一家糖果生产商华乐福公司的内部人士称:“雅克今年以来已经连续3次涨价了,每次涨幅10%,我们也打算从下个月开始提价10%。”

  此外,由于农产品涨价,不仅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国内市场的食用油出现新一轮上涨,部分地区引发消费者抢购。而随着行业龙头康师傅和古井贡酒分别调高旗下部分产品价格,相关的方便面和高端白酒行业也面临涨价压力。古井贡酒近日发布公告,决定从10月29日开始,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产品的价格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具体上调幅度为5%至20%。而康师傅也已率先开始涨价,占销售比例高达三成的“经典袋面系列”将涨价10%,每包的零售价从2元升至2.2元。其他系列方便面价格不变。

  多种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让有的网友直接发出“现在还有不涨价的东西吗?”的抱怨。对于普通收入水平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大米、面粉、肉蛋奶、水果及蔬菜等一系列农产品的涨价,水电煤气费的变贵,已经逐渐让民众吃不消。现在食用油和面粉上涨,方便面厂商也吃不消了,暗自把每袋的面饼缩水了5到10克,价格上保持不变。

  回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价经历了3次较大的波动。第一次是从2003年1月CPI由负转正后到2004年开始加快上涨,到7月份最高涨幅达到5.3%;第二次是从2006年3月到2008年4月,CPI由最低0.8%持续上涨至8.7%;目前一个阶段的CPI是由2009年11月份由负转正后到今年9月份上涨3.6%。

  分析人士指出,从影响这3次物价波动的原因来看,均是由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所导致的,都属于结构性物价上涨;从持续的时间来看,第一次经历了18个月的上升期,第二次为23个月,目前这次仅持续上涨10个月,且涨幅明显低于前两次。目前仍处于CPI上升阶段的中期。

  专家称CPI警戒线应上调

  央行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谁是物价上涨的“元凶”?美元似乎难逃干系。作为全球主要定价货币,美元贬值引起原材料、石油和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极有可能引发全球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今年下半年,由于美元贬值,已经引起全球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商品价格大幅度上升,有些品种的价格涨幅甚至已超过5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波动受国际共同因素变化影响的比例均已超过50%,这使中国很容易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

  央行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影响,各经济体政策退出较为谨慎,随着原有刺激措施逐步到期,发达经济体开始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全球流动性和货币条件仍将宽松,主要经济体将持续放松货币刺激经济的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

  就现在的形势看,中国2010年面临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价格变动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的市场资金的过分充裕所导致的是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不少分析人士建议针对此进行通货膨胀的避险和保值。

  实际上,自从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之后,关于国内通货膨胀的担忧就一直存在。年初时,有专家用当时来自国家统计局不足3%的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的数字安慰民众,称不必过分担心通货膨胀。但到了5月,CPI增幅就超越了国际警戒线3%,而到了9月这一数字上升到3.6%,创下了23个月以来的新高。有人预计,10月CPI增幅将会进一步提高。但此时,也有专家站出来说,3%的警戒标准已不适用,应改为4.5%。

  对于这样的表述,有些人并不认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近日就表示,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若控制不当,会导致更高更快的物价上涨。中国CPI达到3%以上已经很高,不应提高通胀目标。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