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绿色发展成“十二五”关注焦点

2010年11月05日 17:0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维模式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断显现:环境破坏、资源瓶颈、劳资冲突、海外围堵……人们开始思考,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能否持续?中国经济发展如何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面对这样的问题,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破解之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践行才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协调?日前,在《中国新闻周刊》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政府部门、企业界和社会组织试图共同寻找答案。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国内市场“绿色发展”

  目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取得跨越式发展后面对着越来越多阻力和质疑,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对当地的社会责任的应对战略。对此,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通过开展属地化经营,中国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培养大批当地人才,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依法经营,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质量,维护劳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但同时,姚坚也强调,尽管这些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海外责任依然任重而道远。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必将会被国内消费市场和出口并重所替代。姚坚还指出,国内市场必须要“绿色发展”,商务部正在做几件事:进一步促进商业企业的节能,近期已联合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商业领域节能产品目录》和《超市节能规范》,要进一步推进大型超市和连锁超市商业节能的促进;在国内塑造智能化先进的节能店;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借鉴日本等国家的模式尽快建立废旧汽车和家电的保费拆解。未来几年中国将迎来报废汽车的高潮,下一步要进一步跟进汽车和家电的拆解利用这一课题。

  政府:监管鼓励双管齐下共促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中国下一个5年发展的关键议题,那么如何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企业作为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的主体,是否能在生产经营中严格履行低碳责任关系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实现。

  对此,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表示,为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部近日将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等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目前,中国企业在推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在“十一五”将尽之时,还是有一些企业在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下采取了关停并转、拉闸限电等急功近利手段。对此,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谈到,作为企业,不能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个负担。其实,节能减排中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他强调,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将从政策体制等宏观层面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予更多的支持:“中国已经启动重点行业典型产品及重点减排项目低碳认证制度研究,很快将出台《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公众使用低碳产品,激励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从消费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责任关怀:助力“民富”的实现

  发展方式转变是一次从“国强”到“民富”的人性化跨越,对劳动者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关怀将助力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人性化转变。

  中华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强调了构架和谐劳资关系在实现“藏富于民”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和根本举措就是企业民主管理,所有企业不分所有制关系都要实行民主管理,都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就需要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入手,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众多以垄断著称的中央企业也自然成为这项改革的焦点。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表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将积极进行,“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中的主要矛盾将受到关注,而且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将有突破。 见习记者 刘书艳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