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改革开放至今的五次物价上涨与政府应对

2010年11月05日 17:2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改革开放至今,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有5次物价上涨,每次物价上涨,都于细微处,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从最初的使用行政命令调控物价,到后来使用金融手段、综合经济手段调控。在一轮又一轮的物价高涨中,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日渐理性与成熟。

  1981:行政命令调控物价

  1979年,吉林大学经济系大二学生袁钢明在广播里听说,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这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国家第一次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收入。”

  袁钢明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政策直接导致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物价上涨。

  一年后,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数字,1980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了6%。“建国后,中国的物价几十年没有上涨过!”

  这一年,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机械配制厂工人王桂香发现,牛奶价格涨了,但她的工资也多了起来,每个月大概涨了十几块钱。

  30年后,已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的袁钢明解释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城市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城市居民受不了了,国家只能给补贴或者发奖金,提高工资。这增大了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只能增发货币,货币一多就出现了通胀。”

  面对突然的物价上涨,1981年,政府紧急刹车,全面压缩计划外投资,借用地方财政存款,暂时冻结企业存在银行的自有资金、紧缩银行贷款,连续两次发文,要求各地调控物价,严禁议价。

  那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90%以上,国家行政命令式的调控手段,立即见效。物价在1982年,回落到正常水平。

  “那时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经济波动的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伟如此评价。

  1985:半途而废的调控

  1985年,中国经济再次驶入快车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公报》记载,1985年,中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8.8%。

  那一年,32岁的袁钢明研究生毕业,进入社科院经济所。他了解到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当时,提高收入、提高消费是经济改革的一个方向。各地普遍出现了工资收入提高特别快的现象,收入一高,消费就高了,再加上各地高涨的投资热情,物价指数一下子就被抬高了。”袁钢明将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概括为“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

  “基本的手段,就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制止乱涨价之风,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这些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使物价增长指数在1986年回落到6%。

  1988:经济手段派上用场

  袁钢明的担心,1年后得到了证实。

  据《中国物价年鉴》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

  “这一轮物价上涨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就是1987年北戴河会议决定实行的‘价格闯关’政策。”袁钢明解释说。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