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靠“存”日子难过 “涨”声中看好自己钱包

2010年11月06日 10: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从 “蒜你狠”、“豆你玩”到“糖高宗”……物价上涨已成不争的现实。人民币外升值、内贬值,听起来似乎有些别扭,但“涨”声中如何看好自己的钱包,的确已经是国内“小散”的大问题。本期《一周看点》特收集“涨”声中相关理财的博文,看看草根眼中该如何理财。

  靠“存”日子难过

  靠存钱过生活的日子,将会越走越难。物价上涨,存在银行的钱,只得那么一点利息,财富要靠投资、可持续增值,才能带来收益,带来安全感。米面油及基本生活用品已经涨价了,这必然连锁到整个商品链中,引发新的涨价现象。接着就会出现高工资、高酬薪、高房价、高租金、高经营成本及高生活成本的时代。那么,我们的收入与支出也会出现“两高”现象,如何在这“两高”中保证正收益,投资势在必行。忘掉银行,那只是你人民币的保管所与贬值的消耗场罢了。只有加大你的投资,而且要在投资中跑赢CPI才可以保证你正常的收入稳定,否则本币贬值自然会消灭你一定的收入与购买力。

  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又能以什么办法来应对物价的上涨,减少“经济损失”?囤货也许是他们最先想到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于是,人们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囤族。甚至有人自称“海豚(囤)”,意思就是无所不囤,越囤越多。尽管囤货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朴素的生存智慧,但是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囤”能囤出幸福生活,能“囤”出生活质量来吗?就以目前涨价幅度比较大的食用油为例,你囤上一桶两桶三桶,又能用多少天?节省多少钱?对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囤得多了,没有那么多资金;囤得少了,效果不明显,实在让人纠结不已。“囤货”是民生不能承受之重,幸福生活是无法靠“囤货”来获得的。市民囤的货物越全面,数量越多,表明他们离幸福越遥远。

  组合投资风险中求收益

  对于通涨条件下的理财策略,我推荐“组合式理财法”。在注重安全性的前提下,普通投资者理财应坚持长期投资的原则,无论是投资股市、基金还是房地产、金市,都切忌频繁进出,追涨杀跌,而应选择一些风险较低、价值稳定的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一味在证券市场中博傻的行为可能会为自己的投资带来灾难,建议关注四类理财品种:基金、房产、银行理财产品、黄金。把握好资产配置比例:投资者要注重进行组合投资,把握好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力求取得最佳组合效果。投资组合意在为求投资绩效或安全,将各种不同性质种类的资产加以组合,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基金、房产、黄金等都有所涉猎,如何配置则可依个人需求而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资产整体的安全性高,风险小,收益较为稳定。

  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在股票实际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与西方大多数的发达市场有所不同,二者之间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走势。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正相关。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借鉴国外的经验,投资者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把握好通货膨胀带来的股市投资机会:第一,要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根据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把握股市的投资机会;要密切关注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对上市公司生产成本的影响,从而准确把握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要重点关注上游大宗商品和下游受益于消费需求增强的行业,较为准确的分析其内在联系。第二,充分把握不同阶段的投资机遇。要准确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温和的通涨有利于企业盈利并推动股价上涨,随着通涨的加剧,投资者不断修正预期,而股价的上涨空间迅速缩减。第三,正确选择投资品种。如资源类板块、以粮食为主的相关板块、日用商品流通零售类板块、公用事业类板块以及水电煤气和公共交通等。

  细心的人也许观察到了,稀土涨价了,原油涨价了,煤炭也在跃跃欲试,能源商品正在面临着一个新的突破,但这只是个开始。投资有风险,但更多的是机会,能源只是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也许不久就会出现新的投资机会,也许是新科技,也许是新能源,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理性投资,就算扣不开财富的大门,也总会有扇窗会向我们开启,经济危机吓不倒有头脑的投机客,别人看到了危险,我们要从中发现机会。投资并不复杂,三分投资七分心态,只要我们有一份平常心,通过一定的资金管理手段,便可以轻松的让我们的资金保值和增值。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