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理财产品收益“加息”未来发展市场被看好

2010年11月08日 17:35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市跌涨不一,又逢楼市调控,外汇贬值,让不少投资者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加息后,银行也忙得不亦乐乎,竞相提高理财产品收益,吸引投资者眼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和储蓄“争夺客户”,银行纷纷调高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提高的比例较加息前最高可达二成。

  新产品收益上调引热销

  “10万元活期存款7天,利息6.9元;10万元购买7天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46元。”市民邱先生这些天频频接到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短信,内容都是推荐新版的理财产品。加息之后,他感觉银行对理财产品宣传力度明显加强,而且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比之前高了一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周时间各家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有上百种,这些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都随着央行的加息增加了。其中,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7天债券类理财产品,年预期收益率由之前的2%上调至2.4%。另一家国有银行本周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半年期收益率由此前的3.5%上调到3.8%,一年期收益率由此前的3.8%上调到4.2%。

  据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客户经理介绍说,“一年期理财产品加息后预期收益上调幅度在0.2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更短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上调幅度在0.1到0.15个百分点。”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工行一款短期理财产品在加息后发行的最新一期,各档预期收益率均上调了0.1个百分点。而民生、中信等银行超过6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同样也“添了油水”。其收益率调高幅度在0.1-0.2个百分点。

  “加息后,一年期定期储蓄利率由原来的2.25%提高到2.50%,银行调高预期收益率以提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相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一些保本产品显然比固定存款来得实惠。”银行人士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储蓄高出不少,最近有不少客户定期购买理财产品,这一期到期后再买下一期,根本不存款。

  未来理财产品收益或再提高

  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各银行共发行了209只银行理财产品。比较这一数字,“自觉加息”的理财产品还是少数。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在延续加息前的状态。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加息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水涨船高。在本次加息前,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出现了收益率提升的迹象。短期和超短期产品成为国庆节前理财市场主流,显示银行对加息有预先的准备。在本次加息后以及未来进一步加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收益率有望进一步走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以市场利率为标杆。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理财师董卫锋指出,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加息之前就设计出来的,所以预期收益率没有调整。但从未来趋势来看,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增加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这就会使其他银行在未来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跟进。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面对的是加息周期的启动。某商业银行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加息周期已经启动,但步伐不会特别快,对此,投资方面的专家认为理财产品的收益还有上涨空间。多家银行高级理财经理也表示,受央行加息以及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许多投资者改变了对市场的预期,他们预期未来各类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应该相应调高。

  目前投资短期理财产品最佳

  短期理财产品成为这轮加息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如此,为了应对再次加息,各商业银行也纷纷发力短期理财产品。

  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6个月内的短期产品占比高达69.9%,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力地位。而在加息之前,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曾一度减少。

  对于投资者而言,加息通道期间选购理财产品要有讲究。兴业银行西安分行理财师高诗谦建议,加息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会相对提高,在预期进入加息周期的情况下,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既能获得比定期存款较高的收益,也能保持流动性,为购买更高收益产品做准备。有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随着央行基准利率浮动,客户在购买时,如果两款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差不多,自然选择这种收益可浮动的短期理财产品更好。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理财师董卫锋表示,每一次加息,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水涨船高”一次。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随着利率调整作同向浮动,不管是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是外币理财产品,在加息影响下都将产生“连锁反应”。银行在产品设计上既然会逐步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那么投资者目前购买短期产品更合适。

  另外,本次加息可能预示着加息周期的再次来临,银行今后也会更加侧重发行短期产品,便于随时调整产品收益。因此,投资者现在最好不要购买长期产品,此类产品无法在加息后及时调整收益。 见习记者 许可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