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点击2010年资源价格改革关键词 "公平"最受关注

2010年11月12日 10:1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本月12日就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进行听证,这意味着继国内多省市上调民用天然气价格后,北京也将加入全国天然气涨价的大军。

  今年以来,在资源价格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气价、水价、电价、油价相继上调,并引发了社会对资源价格改革的热切关注。梳理2010年我国资源价格改革的脉络,“改革”“民生”“公平”等关键词备受关注。

  “改革”:牵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牛鼻子”

  今年6月1日起,我国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提价幅度为24.9%,由此揭开了各地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序幕”。与此同时,发展改革委改进了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取消价格“双轨制”,理顺车用天然气与成品油的关系。这被称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迈出的“谨慎而积极”的一步。

  “今年的资源价格改革看起来从各方面都有推进,但幅度都不算大,都是小的改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我国开始大规模进口天然气,被视为此次国家上调天然气价格的直接推动因素。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天然气40亿立方米。相当于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五分之一。

  从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到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再到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表态,2010年,中国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改革”这一主题下小步前行。

  林伯强指出,当前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面临的困难是,我国经济仍处于高增长保稳定的阶段,一方面,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资源价格改革必须推进,不改不行。”他说。

  “当前在市场领域推动的改革,处于首要位置的就是能源价格机制改革,不改很多关系都难以理顺,生产要素改革滞后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机制因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回升的带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全面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再创新高。根据海关总署的数字,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原油1.8亿吨,同比增长24.1%,进口煤炭1.2亿吨,增长42.2%。

  经济转型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将资源价格改革的命题放在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位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

  林伯强认为,由于我国的发展阶段还没有改变,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要素价格机制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可以从推动小的改革入手,无数个小的、对的改革,会形成一个大的、对的改革。每迈出的一小步都更加接近改革的方向。这是今后几年我们要做的。”

  民生:资源价格改革不等于涨价

  根据此前公布的北京市居民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每立方米天然气价格将比目前分别上调0.23元或0.27元。以每户每月用20立方米气计算,每户每月用气负担增长5元左右。

  此轮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几乎波及全国,幅度虽有不同,但均为上调。其中,长沙每立方米上调0.08元,成都上调0.46元,西安上调0.23元,重庆上调了0.32元。

  不仅是天然气价格,10月26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含消费税在内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再度回归历史高位。正在征求意见中的阶梯电价,也引发了是否会增加百姓负担的担心。而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自来水价格上涨,已经接近尾声。

  “逢改必涨”“越改越涨”,虽非改革本意,却是现实。资源性产品属于基础性产品,处在整个产业链前端,其价格改革或调整都不可避免地推高后续产业的成本,乃至推高整个市场价格水平,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负担,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

  “我国资源产品价格长期扭曲和偏低,无论是改革还是调整,价格提高都将不可避免。基于此,改革往往被置于物价上涨和管理通货膨胀的两难境地。”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价格室研究员温桂芳说。

  近期国内通胀预期有所上升。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当前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报告认为,当前国内劳动力和服务业等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有待理顺,都可能影响通胀预期。

  温桂芳认为,这要求对改革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认真测算和规划,要切实考虑大多数百姓的经济承受力。“现在的问题不是价格机制要不要改,而是如何在收入分配领域对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进行调节。在进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应同步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或补偿机制,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会恶化。”

  公平:不能把资源价格改革简单化

  资源价格改革的结果是否会变成价格的单纯上涨?生产企业的成本、效率能否得到有效的监管?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公平”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

  “改革是要让资源产品价格尽可能市场化,但大部分资源性产品又带有一定的公益性,需要格外考虑各种公平问题。既不能让生产方维持不下去,也不能让消费方负担不合理。”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说。

  林伯强认为,资源价格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降低成本,使价格改革的成果为社会共享。“这一方面涉及垄断行业改革、扩大民营资本准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强化政府和社会对价格和成本的监管。”

  温桂芳强调,资源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而不是调整价格,不能把改革简单化。资源价格改革应与其他制度改革配套进行,包括收入分配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同时要加强政府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调控和监管。

  “价格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应分步实施,减少震荡。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基础性工作,如逐步完善能源价格中的成本构成和成本约束机制,建立企业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污染环境的惩罚机制和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价格接轨的方法和价格调整的听证会制度,夯实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微观基础。”温桂芳认为。(安蓓)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