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投保意识淡薄损失难界定 家庭财产险成"鸡肋"

2010年11月19日 13:5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11·15”特大火灾给全国民众敲响了警钟。一家人的数载积累毁于一旦,不免令人心有余悸。记者调查发现,青岛相当多的家庭没有投保家庭财产保险。除了居民购买家财险的意识淡薄之外,保险公司不主推,理赔时保户损失难界定等因素,也使得家财险面临尴尬。

  18日,记者采访了徐州路铁路小区的十户人家,他们大都表示,没有购买家财险。不少老人甚至不知道,水管爆裂、家中被盗、起火,都可以通过买保险的方式获得赔偿。

  部分知道家财险的市民则认为,家中起火、水管爆裂等事情几乎是“百年一遇”,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也不愿意多花钱买家财险。

  相比大多数对家财险淡漠的市民来说,市民陈先生从2008年开始一直投财险。“我也是因为家里起火才决定投这个险的。”陈先生说。

  原来,2006年底的一天夜晚正在熟睡中的他,忽然听到巨响,开门后,就发现厨房里冒出浓烟,他赶紧带妻子跑了出去,拨打了119。等火熄灭后,厨房被烧得一片焦黑,整体厨房都烧没了,塑料窗棂、铝合金窗户受到严重损伤。

  后来,经消防部门和燃气公司检查,厨房灶头虽然关了阀门,但天然气管道阀门没关,可能正是因此导致了火灾。因为是陈先生自己粗心大意,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后来重新购买整体厨房花了5000多元,再加上其他装修,总共花了10000多元。”陈先生说。从2008年开始,他年年都投家财险。

  保单提成少业务员缺乏积极性

  记者随后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得到的信息是,家财险的推广难度太大。“一般都是业务熟练的推销员在推销车险时顺便推销一份家财险。”其中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家财险投保数,不足投保总数的百分之一。

  陈先生表示,其实自己在厨房着火之前,就想过买家财险,但是觉得自己对这方面了解非常少。“主要是保险公司宣传得也少,这种财险保费才100元,有的才50元,可能他们都不愿意做这个业务吧。”陈先生说。

  而市民徐小姐则表示,自己买了新房后,虽打算买份保险,但却不敢主动与保险公司联系。“现在保险人员无所不在,就怕主动跟他们联系后,再也甩不掉了。”徐小姐说。

  曾经在某大型保险公司担任高级业务经理的张先生对记者表示,对保险公司来说,家财险的推广力度非常小,几乎是没有,这主要是因为销售家财险的利润太低。

  张先生说,人寿险等险种都有专门的推销人员,也就是那种“黏人”的业务员,而家财险则没有实行个人营销员制度。这种情况下,家财险想要推出去很难。

  “每张保单才100元,公司利润很低。”张先生说,对于业务员来说,就算每个保单提成20%,一张100元的保单才提成20元,辛苦做十几个保单,只相当于做一个几千元寿险保单的提成。因此,对业务人员来说,推销家财险不如去推销寿险、单位财险等保单额大的品种。

  保户理赔时财产损失难界定

  另外,一旦出了事故,家庭财产状况也不好界定。记者了解到,不少保险公司推出家财险都是采用保险卡的形式,市民购买后,自动激活,并不需要检验财产。“除非是电器烧坏了,或是楼上邻居家漏水淹了你家地板,你还可以拿出购物发票等凭据。”张先生说,一旦着火了,家里烧得一片狼藉,你说家里有冰箱、电视、空调,保险公司会承认吗?这种情况下,市民索赔的难度就很大。

  “市民购买财产险的意识比较薄弱是一个方面,家财险在理赔等方面的设计缺陷也是它火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张先生说。

  青岛市南区为居民投治安险

  上海市政府给居民购买了社区综合保险,这一险种覆盖率基本达到100%。保额虽然有限,但基本能够完成灾后救助。

  青岛是否也有这样的社区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只有市南区政府为辖区居民投了家庭财产保险中的治安保险,里面涵盖了因盗窃、抢劫等造成损失的险种。

  “50元钱左右的保险,由政府出大头,居民只需要掏出几元钱。万一出现被盗抢等情况,居民就能挽回部分损失。”与市南区合作该险种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青岛分公司经理助理曹仁强说,治安保险的最高保额为5000元。

  曹仁强表示,家庭财产保险最好的普及方式是政府出资鼓励市民投保,由政府出大部分钱,市民再出小部分。“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因为自然灾害多,政府就推出了政策性的农房保险。”他认为,如果政府出资,投保的居民会增多。 (孟艳 姜萌  )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