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高铁全面助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3)

2010年11月22日 09:5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促进沿线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地区间的分工协作与技术经济交流,强化经济带和大城市对其他地区的辐射与带动效应,缩小区域间的各类反差,使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

  全新的交通格局和时空观念,促使沿线城市规划重新调整布局。高铁突破了城市郊区发展的瓶颈,推动城市扩张,城市功能外拓、改善城市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小城镇借势而起等一系列需求与变化,均在距离与速度的作用下,越发现实而紧迫。

  高铁形成的“小时经济圈”,将消除运力和运量之间的矛盾,减少对外运输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促进生产力、技术和产品的流动,推进城市间、区域间各方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打破壁垒,使区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产业布局在调整中不断优化。

  促进比较优势的整合与发挥

  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既为整合区域间的资源优势提供了便利,又充分发挥了我国资源禀赋优势的整合效益,有利于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根据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和基础,扬长避短,以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实现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呈弱化趋势。急需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和人才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梯级层次鲜明的东、中、西部区域特点相结合。在利用好劳动力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在东部地区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转向集中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同时,做好中部和西部地区对东部转移产业的承接,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实施各具特色的不同区域产业战略。高铁的发展为这一战略思路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高速铁路提供的大量运力,有利于加强沿线城市间的物资与人力资源交流,促进产业互补,有利于沿线各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状况的改变。

  同时,高铁建设本身即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就建设过程而言,涵盖了基建、铺轨、车辆生产购置和运营管理等诸多阶段,巨额投资和集中大规模建设使整个产业链集中受益、辐射长远,涉及广泛的利益主体和大量行业与人群。其中蕴涵着巨大商机和发展潜能,延伸产业链条,扩大附加值,拓展产业空间,为包括传统制造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注入活力与动力。

  促进人才流动与智力共享

  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聚集效应和人才效应,是各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契机,更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里程碑。

  高速铁路将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引发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和自身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较低成本地实现大量人才的地区间交流,加快智力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技术支撑;同时,将提高城市劳动力水平。人口和劳动力地区间自由流动的便利实现,将推动劳动力优化配置,使劳动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得以最大化满足。

  高技术产业不再受传统的地理位置制约而局限于具备先进科研力量的大城市或高校周边。流动与聚集将强化区域间的辐射广度和深度,带动了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开发,共享高技术资源的同时繁荣现代文明。通过高速铁路连接起来的两端城市和地区网络紧密联系起来,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得以流动和传播,各生产要素向节点城市集聚,向更广泛的范围辐射,从而形成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巨大的经济吸引力和引导力。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