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李毅中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是关键(4)

2010年11月22日 10:52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任的头两个月,整合新的超大部委,“昼夜兼程制定三定方案”;到了5月,“主要精力马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上”; 7月,金融危机的态势明显显现,“我们搞了多年经济工作的人,都很惊叹,从来没遇到过”,李毅中感叹; 9月,三鹿奶粉事件突起,李毅中发出“这样的企业我们不能救”的狠话;此后,制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拟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的过程中,让他感到了“两化”深度融合的难处。

  《财经国家周刊》:您认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者为什么一定要在一起,相融合的难度在什么地方,您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情上任的?

  李毅中:当时接到这个任命我也觉得很诧异,因为在这之前,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反映主要是农业和工业不统一,农业和工业应该结合更加紧密。在人大会议召开之前大概2个月,情况变了,中央领导找到我,向我解释为什么把工业和信息化放在一起,我们要走的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信息化,走两化融合的道路。”

  某种意义上讲,工信部成立后,面临的都是突发事件,经济形势的突变对我们是个考验,我记得,是2008年3月18号国务院通过对于工信部的任免,随后我就来报到了,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搞“三定方案”,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部门,我们都需要探索、摸索。工信部又是在当时一系列行政领域改革里的一个重点、一个亮点、一个试点,所以我们昼夜兼程,利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中央各部的支持之下,在中央领导的关注之下,拿出了“三定方案”。

  《财经国家周刊》:在组建这个部门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组建后的工作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李毅中:工信部的成立确实是在一个剧烈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反倒为工信部的成立和发展创造了一个机遇,如果是在很平稳的背景下展开,工作当然也要做,但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工作方式了,我们可以按部就班地把我们相应的方案搞得更加稳妥,更加到位。

  但是现实不允许。一上任,我们就得出征,就得作战。既然是受国务院的委托,那就要超常规的工作,缺什么补什么,迎难而上。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取得了一点成效,证明工信部有存在的必要,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另外,在这个繁重的工作面前,我们内部的团结就有了基础,大家都很忙,很忙就没有功夫考虑什么工作条件啊,个人名位啊,考虑工作就更多一点,大家共同在一起近3年,团结下融合,我觉得是件好事。

  《财经国家周刊》: 我们看到,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列入到了工信部“十二五”规划体系之首,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和我们工业化转型是不是一脉相承的过程?增加值率的提高是不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李毅中:怎么去增加这个工业增加值呢?这就牵扯到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增加值从定义来讲是一个“减数”,也就是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你的品种多,你的质量好,你的科技含量高,自然附加值就高,那么你创造出来这个总数就越大,然后减掉非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是能耗、物耗;能耗低,物耗低,这些成本越低,你减去的数就小,这样差值就大,也就是工业增加值就大。

  这就非常生动地说明要转变发展方式,功夫要一头下在提高科技含量附加值,包括品种、质量(服务质量、品牌);一头要下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上。所以,我们转变工业的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就是要下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品种质量,以及设备状况,安全生产上,还有就是“两化融合”。

  《财经国家周刊》:您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工业增长值率”,能否详细解析下这个概念。

  李毅中:我们国家工业的特征是“大而不强”,不强有各种表现,比如,污染重,创新度不够,我们的核心技术、管理技术依赖于外国,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如果体现在定量的数据上,就叫“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和“GDP”是一类概念。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