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饮鸩不止渴

2010年11月22日 14:2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联储为什么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发表的言论逻辑,是使用量化宽松政策针对通货紧缩,担心通缩出现。这一点从美国近期经济数据上能看到支撑,美国的核心通胀率已经为负,剔除原油大宗商品采购,居民日用品CPI呈现往下趋势。

  在我看来,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是基于对于美国经济转型考虑。美国经济份额70%是通过内需,其中主要是消费,消费又有相对部分是通过消费信贷实现的。但是,在目前高失业的背景以及地产价格低迷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的存量财富和增量收入都受到限制,通过消费工具的手段,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暂时走不通了,美国经济转向出口和投资。而量化宽松政策,恰恰有利于这两个领域。

  通过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可以保持长期低利率,这有利于美国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增加美国国内经济相对的比较优势,并带来出口比较优势。我认为这是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基本考虑。

  因此,美联储推出定量宽松政策,在伯南克的理论逻辑和经济思想里,核心是通货紧缩。依据伯南克的判断,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胀,不是经济过热,而是通缩,是经济过冷。

  但问题在于,美国经济只占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伯南克是非常明显地站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站在美国角度,来看待问题、制定政策、引领世界舆论。我的疑问恰恰在此。

  第一,当前全球经济,在格局上表现为,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三分之二的发达国家表现出来经济趋冷。这样一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比例关系,并不得出全球在未来一定是经济趋冷和通缩。

  第二,为了防范发达国家通缩,防范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而去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尤其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经济权重占比高,但从人口看占比低,为了发达国家利益的单向政策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政策并不真正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美国政策并不代表发达国家,而是只代表美国自身。实际上,美联储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把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推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欧洲推行的依然是紧缩政策。事实上,在美联储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执行后,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很有可能率先出现滞胀,经济还没有恢复,但大量货币涌入导致价格上涨,换句话说,美国现在推行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也并不符合整体发达国家的利益。

  第四,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中,美国自身也很难从中获利。因为美国经济模式最典型特点是通过消费拉动经济,这样一个模式很难瞬间改变以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杠杆,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转化过程。就像谈中国经济,减少对外需的依赖,发展内需一样。经济转型需要三五年的周期,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不能拔苗助长。美国通过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推低美元汇率,以此放大美国出口,但美国国内的生产成本跟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多少倍,这已经超过汇率调节范围。按这样的逻辑,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自身也是很难获利的。

  第五,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都在思考,不要让救助危机的手段,成为下一次金融危机的推手,不要过早诱发下一轮经济危机的到来。学术界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本就是货币太多,脱离实体经济,因此防范危机唯一手段就是降低货币风险,不能让货币膨胀到谁也控制不了的程度。在2008年、2009年应对危机时期,临时出台一些宽松货币政策是可以的,但到了今天,全球经济基本回稳,美国经济没有恶化,这样一个情况之下,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很显然是一个会成为诱发下一轮经济危机提前到来的诱因。由于资本在全球流动,有可能下一轮金融危机不在美国出现,而是会在全球某一个地点发生。但总归一点,救助金融危机的手段,不应该成为推动下一轮经济危机提前到来的诱因。

  在这样的格局里,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在本质上,还是要回到全球货币体系的问题,恢复国际货币发行秩序。在目前的美元信用本位制之下,美国享受了本位币利益,却不承担本位币的责任,货币发行不受什么约束,这是当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全球货币发行控制不了,货币膨胀控制不了,金融危机就控制不了,只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到来。

  构建一个全球多元体系,要赋予本位币国家应该有的责任。要约束美元货币发行,美元发行不仅是美国自身问题,而是全球问题,要有一个制度安排能够约束美元货币发行。这是根本解决之策。(曹彤)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