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投资人,也是创业导师?(2)

2010年11月23日 08:4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同样人脉不错的还有陈琦伟,当他把自己的理念告诉朋友后,很快就得到了红杉资本沈南鹏、杉杉控股郑永刚、莫泰168沈飞宇、易居中国周忻、美特斯邦威周成建、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以及原高盛全球合伙人徐子望、原聚众创始人虞峰、正信银行刘向东等人的赞同,这些人迅速成为了加速器母基金的投资人。“大家平时经常在一起打球,一来一去彼此都熟悉,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一起做了。”陈琦伟坦言。

  从概念成型到三个子基金落地,陈琦伟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除了20年的咨询业务让亚商集团积累了大量与政府合作的经验之外,陈琦伟自言这些企业家朋友的加盟更是让他底气十足。

  在宁波子基金成立大会上,他就打趣地说:“来到宁波的信心除了自己是宁波人的女婿之外,还在于有杉杉跟我的合作。”

  而沈飞宇也向记者提及,自己的企业以前也有被资本注资的经历,现在自有资金充裕的前提下,也希望能给创业企业一些提点。同样参与宁波子基金的颖奕集团董事长凌临贵也表示:“我创业34年,前10年天天工作超过10多个小时,怎么做都做不好,企业要增值,有时不是靠自身就能实现的。”

  “这些明星创业家的加入不仅能吸引到更多的创业者,关键是他们的经验能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促成下一代企业家的成功。”陈琦伟说。

  共同理想

  “加速器投资的项目就好比是小朋友,我们会花1~2年的时间将他们‘调教’好,再将其交给企业界的叔叔、伯伯,包括加速器的股东,让他们再继续把企业养大。”

  陈琦伟毫不避讳地表示,加速器是个接力基金,它介于天使投资与VC之间,这样的定位也确立了80%的项目将不走IPO通道,而是将依靠亚商长期在咨询业务上积累的上市公司资源,与其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以股权转让的形式退出。据悉,目前这批合作上市公司数目已达到20多家。

  而运作已一年有余的创新工场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成果。在公司1周年的庆典上,李开复带来了投资的12个项目,集中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和云计算领域,同时其首个投资项目Tapas手机操作系统已正式接受市场考验。

  李静颖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