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强基建制稳定市场价格 稳定消费价格抑制通胀

2010年11月25日 10:4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以农产品主导的物价上涨不仅给百姓生活带来压力,宏观层面上更关系到今年CPI3%左右涨幅的目标能否实现。在10月份CPI4.4%的涨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贡献了74%。民以食为天,这种由食品价格上涨加强的通胀预期不可轻视,农副产品价格调控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日前国务院发布的16项稳定物价的措施中,农产品成为本轮调控的核心,从农业生产、流通、经营和深加工等多个环节通盘考虑,既有短期应急措施,又有着眼长远的长效机制。

  从生产供应来看,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产品供应是一项长期性的措施,将有效缓解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这点得到了专家们的普遍认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最终数据未出来,但从各粮食主产区的情况看,今年粮食丰收几成定局;国家发改委在11月22日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当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全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在供应有保障的情况下,为什么今年以来仍出现这么快速的物价上涨?发展生产又何以成为稳定价格的长效机制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告诉本报记者,按道理讲,今年的农产品生产与往年相比应该变化不大,但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货币供应量以及国际市场的传导因素不可忽视,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用的农资、劳动力成本等上涨过快也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生产,保障粮价稳定,仍应是调控的核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国祥也表示,尽管导致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从长期看,农产品价格变化预期还是受供给问题影响,因此发展农业生产仍是稳定价格的最根本举措。

  我们注意到,在“国16条”发布之后,银监会立即发布紧急通知,措施着眼点也放在了一些长远因素上,即加强金融支持和保障、更好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和农业稳健发展。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总量,着力满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有效信贷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坚决压缩非农贷款,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关于涉农金融问题,郑风田认为,金融在农业产销各环节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保证资金到位的同时,还要兼顾涉农资金投入不平衡、涉农信贷不良率等问题。

  所谓“粮价稳,百价稳”,对于控制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除了建立长效机制外,还要看短期的应急措施。郑风田认为,“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如果执行得好,应该是最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对收购资格的审核,也就是进行准入限制,可以将企图炒作的不法经营者清除出去,而对目前已从事收购者也进行最高库存量的限制,从资金上进行监管,从而达到调控目的。李国祥表示,流通管理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取消过路费,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就能降下来,进而促进食品消费价格下降。”

  可以肯定,相关调控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通胀预期的恐慌心理。与此同时,央行连日来频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了流动性管理力度,收紧银根对“热钱”流入农产品市场也会起到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连续发文,直指游资和不法经营者是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李国祥认为,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完全脱离供求关系,不排除是受炒作资金的控制。还有专家认为,农产品已经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消费属性,出现资本化取向,但在相关政策的调控下,农产品价格涨势过快和流动资金参与炒作的现象将会被控制。

  事实上,继国务院出台“国16条”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多达7个部委联手遏制物价上涨,国内不少地区的涨价领跑者已开始陆续回落。刘国祥、郑风田等多位专家都表示,“涨势将被击退,农产品价格趋稳”。那么,物价整体“趋稳”是否意味着“价格下行”?李国祥预计,短期看,春节过后农产品价格涨幅会明显回落,随着调控成效的不断显现,价格仍有回调可能;长期来看,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对外依存越来越高,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的趋势是避免不了的。他认为,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产品价格都是趋于上涨的,这种上涨是一种波折性上升。因此,既要看到整体上涨的趋势,又要警惕直线上升可能带来的投机炒作等问题。据农业部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的相关内容也可以看出,“高位运行”、“稳中有升”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未来走势。

  郑风田表示,“国16条”对物价的整体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上,未来调控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应兼顾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他建议粮食价格应该综合考虑农资的上涨速度,实行挂钩联动机制。另外,可通过给种植业农民更多的直补,或者给城市低收入阶层食物券来缓解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记者胡萍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