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年终突击花钱”:不该糊涂的糊涂账

2010年11月30日 14:4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府的钱怎么花,应该向民众交代清楚,并得到民众的同意;政府花钱的过程,应该接受民众的监督;政府的钱花得是否合适,应该接受公众评价;对胡乱花钱的行为,应该被追究责任。这四个环节就是预算公开、预算监督、预算审计和问责。然而,在这四个方面,我们的差距都很大。“年终突击花钱”不过是现行体制的一个症候而已。

  今年10月25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今后几个月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要求坚决防止出现“年终突击花钱”现象。专家则称政府部门“年终突击花钱”今年仍可能重演。(11月29日 《中国青年报》)

  每到年底都要谈政府年终突击花钱的问题,而每当这时,有关部门的官员都要向我们解释“年终突击花钱”的合理性:从我国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支出进度均呈“前低后高”走势。12月份财政支出虽然比较多,但都是按预算要求支出的,因此不能说成是“年终突击花钱”,在岁末一段较集中的时间内,把预算内的钱集中花出去,本身并不违规。而支出进度“前低后高”,是由于公历年制预算年度,与实践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存在矛盾,因此,往往预算刚批下来,时间就已经过了预算年度的一小半,这必然会影响预算的执行进度;同时,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时间,而且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需要资金较少,而项目实施阶段资金需求量明显加大。财政资金支付时,也往往呈现前少后多的特点。这么看来,“年终突击花钱”是正常的,正确的,并不损害纳税人的利益,又有什么必要大惊小怪呢?

  但老百姓理解的“年终突击花钱”却有不同的含义。他们觉得,中央部门的钱多得花不了,于是要巧立名目,把钱花掉,其实就是乱花,甚至不排除这些钱成了三公消费,成了官员的福利金。而这种担心,又从审计部门的有限的信息中获得了佐证。审计署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共审计55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285个所属单位,发现违规问题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4.67亿元。2009年部分中央部门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9784.14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等;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10.95亿元。再说,如果“年终突击花钱”都是正确的,温总理和财政部长又何必要提出“防止”呢?

  现在的问题是,关于“年终突击花钱”之争是一笔糊涂账:没有人知道正确的突击花钱是多少,违规的乱花钱是多少;也没有什么措施对违规的乱花钱进行预防;在花掉之后也难以查处,更谈不上问责。即使到了第二年审计署查了几个数字,最后的处理结果也还是不了了之。审计署公布了54个中央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主要的问题就包括乱花钱违规花钱现象很严重、钱花到哪里去了交代不清楚、资金没有纳入到预算范围之内等三大问题,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些问题的解决。

  “年终突击花钱”是现行体制的必然产物。只要这种制度没有根本的改变,“年终突击花钱”也就会长期存在,而不仅是今年可能重演的问题。从公共财政体制的内容看,政府的钱怎么花,应该向民众交代清楚,并得到民众的同意;政府花钱的过程,应该接受民众的监督;政府的钱花得是否合适,应该接受公众评价;对胡乱花钱的行为,应该被追究责任。这四个环节就是预算公开、预算监督、预算审计和问责。然而,在这四个方面,我们的差距都很大,有的最多只是刚刚破题,面前的路还很漫长。“年终突击花钱”不过是这种体制的一个症候而已。

  但愿公众对“年终突击花钱”的不满能够唤起社会对预算体制弊病的重视,推进公众对预算制度的改革,在预算公开、预算监督、预算审计和问责方面有所进步。虽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不能停滞不前,年年依旧。或者还应该引起我们对财政体制的反思,改革分税制,实行藏富于民,而不要把过多的钱集中在中央财政。

  殷国安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