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金饰业惊现“潜规则”:成分掺假 生产分包(2)

2010年12月01日 10:5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检测五花八门:谁便宜用谁的

  虽然周生生近日发表声明称,已对公司所有K金产品进行下架自检,并已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全部K金产品进行检测,每件K金产品都必须检测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市销售,但昨天《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问及这是一时行为还是今后常态时,周生生集团董事兼副总经理周允成还是不置可否,“看将来消费者的需求而定。”

  现在国内钻石产品几乎每件都要送检评级,但贵金属首饰品的成分、质量等主要靠品牌厂商自检,或者自主、自愿地部分送检,国家监管部门则是定期抽查。大多数18K金或千足金首饰的质量和成分完全靠品牌和厂商的自律。

  “现在黄金珠宝的证书太多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黄金珠宝市场上各种鉴定证书五花八门。对珠宝证书的权威性,众多商家口径不一,各执一词。

  中华工商联珠宝业商会副会长、商会珠宝检测研究中心主任董振信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检测机构有几百家,国家级别的有十几家,其余大多数是省市级别的检测机构。

  一位检测机构相关人士透露,有些不是国家级的检测机构也号称是“国家级”的,比如在广州一家名叫“中检质技金银珠宝质量检验中心”的机构,用低价争取客户,有时一个检测只要几十元。

  这也迎合了部分商家的心理。上述业内人士说,有些商家花钱买证书检测根本不管什么权威性,谁家鉴定费便宜就用谁的。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孙凤民昨日在2010年中国钻石论坛上表示,钻石的检测证书是消费者购买的信心保障,但现在国内外各级检测机构很多,有些国外的检测证书在执行标准等方面标准不一,造成了同一批钻石,证书显示的级别有很大差距。

  除标准不一外,有个别不法销售商还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串通国外检测机构忽悠消费者,孙凤民说,在今年国家工商总局的多次检测中,国外检测机构检验的不合格情况占很大比例。

  售后无“三包”:退换艰难

  对近期北京市工商局抽检中“每克拉美”销售的部分首饰金含量不足、钻石净度不合格、材质标称不属实等问题,“每克拉美”声明称,顾客购买的珠宝、黄金饰品,需经过国家珠宝玉石质检中心检测,确定为不合格产品的,商场才退货、换货及赔偿。

  周生生后来在一定压力下表示消费者凭《货品保证单》连同货品可退货前也称,专柜要退货必须有国家承认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

  很多消费者觉得此举显然不够诚恳,在对所购首饰真假产生疑问时,高额鉴定费为什么只能自己出呢?如一件500元的手链,鉴定费就要100元,消费者还有多少求偿积极性?

  广州一位消费者还提到,有的专柜金银饰品一经售出就不退货,就算出现问题也只能维修,这几乎成为了珠宝行业“潜规则”。对此,恒信钻石董事长李厚霖向记者坦言,珠宝钻石行业各个品牌大都是依据自己的内部规定做售后服务,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珠宝行业没有专门的“三包”法规,如玉石、K金、千足金等只存在真假问题,而不属于“三包”产品范围。如珠宝饰品的工艺或质量方面存在问题,消费者可要求商家加工维修。但如果需要退换,则须双方协商解决。

  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家只有贵金属含量和钻石标准,首饰鉴定只是对钻石成分、贵金属含量和等级等进行鉴定。对于项链能承受的拉力、焊点牢固程度等,目前没有明确工艺质量标准,也没有明确行业标准。凡是由以上原因造成的断裂,一般不认定属质量问题。只有断口处有明确的金属缺欠、金属杂质或砂眼,才能被认定为质量问题。而前者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金饰产品中遇到的。”刘琼 崔丹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