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11月PMI环比升0.5个百分点 经济景气度提高

2010年12月02日 09:5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均显示,11月PMI继续回升,达到55.2%,表明经济景气指数提高。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长强劲预示着政策对经济增长放缓已不存在担忧,转而将防通胀放在首要位置上。

  2010年1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5.2%,连续第四个月回升,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同时,汇丰昨天公布的中国PMI指数录得55.3%,整体经营状况出现八个月以来最强劲的增长,该指数自7月份降至50.0临界值以下后,目前已回升近6个百分点,且环比升幅则为2004年4月该项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之一。

  经济景气度提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11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预示经济景气度提高,这与今年以来投资、出口、消费较高增幅一致。

  此次PMI超预期上涨主要由产出及新订单所带动。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升幅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

  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8.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只有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低于50%,其余行业均高于50%,其中尤以烟草制品业、服装鞋帽制造业为最高,达到70%以上。

  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继续攀升

  购进价格指数继续攀升,创29个月的新高。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73.5%,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70%,尤其以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最高,达到80%以上。

  未来走向

  全年GDP增长可能超10%

  准确预计到此次PMI数据变化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12月PMI显示中国经济依然处于景气区间内,并没有受到之前担心的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冲击,原因一是拉闸限电被叫停,二是企业有自备电来应对。但是PMI还显示出另一个信息是企业对未来一整年的生产信心不足,体现在雇员数量不稳定,12月份的这个数有下降,也许是年末,企业认为可以不需要那么多员工。定单数大增,从定单数的上升传导到GDP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订单数的上升,显示明年一季度的GDP增长会很可观。但采购价格指数显著上升,意味着PPI上升的压力较大,11月份的PPI可能上升到5.3%。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11月份的PMI值上升得很快,高于市场平均预计值54.8。这个数值比2005年至今(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38.8被排除)的平均值55要略高,其中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动力也很好地延续到了第四季度。但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近几个月对通胀抵制的措施已开始影响到PMI,预计未来几个月PMI会有所下降。

  美林银行及美国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陆挺分析到,11月份的PMI高涨可以预示着今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将高达9.3%,全年的GDP增长将实现10.3%。在食品价格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明年全年的CPI将同比增长4.5%。

  政策预测

  重点转向防通胀

  关于后期的政策变化,专家出现意见分歧。鲁政委表示,12月份的PMI显示,中国经济强劲,预示着政策对经济增长放缓已不存在担忧,转而将防通胀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因此12月份加息几乎已无悬念,明年还会继续以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预计中国政府将继续回收流动性,并在未来数月加息25个基点以抑制通胀。”

  王庆表示,强劲的PMI数值会确保近期为控制通胀而不断加码的收紧政策得以继续,但是忽然加息的必要性却是不存在的。10月份的外汇占款数量大幅上升,显示热钱流入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会令中国政府在考虑是否加息时更加谨慎。

  陆挺则称,来自实体经济的好消息对市场来说并非那么好,因为投资者担心更强的政策收紧还在后头。但由于经济并未过热,因此未来尽管政策会继续收紧,但是幅度较小,只是货币政策陆续正常化,财政政策还依旧相对宽松。2011年的新增信贷目标可能缩小至6.5万~7万亿元,不会收缩至扼杀了增长。在明年年底前,利息还会上涨75个基点,但借贷利率的上涨会小一些。文/表 记者陈海玲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