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期货市场从量变到质变 服务国民经济是关键

2010年12月03日 16: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又填补了金融期货的空白。业界普遍认识到我国的期货市场已进入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功能将成为夯实质变之路的关键。

  期市成交屡创纪录 期货品种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屡创新高,今年又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商品期货市场。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11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逾4.24亿手,同比增长近八成,1至11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29.19亿手,同比增长逾五成。

  11月日均成交量近1.33亿手,早已超出中国期货业协会有记录以来的1993年全年成交量,即使与2000年全年成交量1.6亿手相比,也相差无几。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在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期间感叹:“如今期市一日交易量相当于十年前一年!”

  “商品期货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初步形成。”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表示,20年来,中国期货市场产品创新有序推进,目前主要关系国计民生的23个商品期货品种,覆盖了大宗商品、农产品、金属、能源和化工等国民经济产业领域。

  今年4月16日,股指期货成功上市,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只有商品期货没有金融期货的历史。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场参与面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陆续进入,市场功能逐步发挥。

  业界呼唤由“量”到“质”的转变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早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会员大会上就对我国期货市场当前发展阶段提出了明确的判断:即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

  刘志超认为,清醒认识并把握期货市场发展的“量”和“质”的辩证关系,是决定期货市场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

  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表示,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期货市场逐步积累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铜、白糖、大豆等品种已经成为现货市场重要风向标。越来越多产业客户开始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稳定现货经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功能在相关产业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初步具备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国民经济发展能力。

  “当前期货市场正处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阶段,这已成为业内共识。”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表示,具体而言,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时期。表现在一些根本性的方面有了较以前完全不同的质的小飞跃,如法制基础初步形成、监管体系较为完备、市场结构比较完善、具有了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经验等。

  刘志超特别指出,在“量”的增长背后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套保不足、投机过度、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人才严重匮乏、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

  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 夯实质变提升之路

  近日,关于修改《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到期货公司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注重对期货公司综合实力评价的基础上,引入服务国民经济能力为评价标准。

  “这是强化期货公司服务国民经济和产业经济中介职能的重要举措。”刘志超指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稳定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姜洋认为发展期货市场必须坚持创新的步伐与风险控制水平相匹配,必须坚持发展的速度与监管的能力相适应,必须坚持市场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宗旨,交易量和市场规模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作为期货中介机构,只有做优做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并且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后,才能在经济转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肖成表示,期货市场要达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阶段,必须提高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的能力与层次。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胡俞越认为,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升:一是加强风险管理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促使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形成正确认识;二是完善期货交易和交割制度,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三是夯实现货市场基础,为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提供条件。

  “目前,我国六大金融行业分支‘银、证、期、保、信、基’中唯独期货法没有出台。‘十二五’期间,应尽快推出期货法,以填补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的空白。”胡俞越说。(王胜先)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