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清朝最后的理财家阎敬铭 为“省钱”顶撞老佛爷(2)

2010年12月06日 09:28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穿“搭链布”的钦差

  胡林翼并没看走眼,阎敬铭确实是个超级管理能手。为了减少暗箱操作和防止贪贿行为的发生,他别开生面地发明了一个“公开办公”的制度。在湖北总管军需时,他在办事厅“左右中,各设长案,己与诸司环坐,昕夕治事”,即一天到晚都和同僚们同在一个办公室里做事。由于“群众的眼光总是亮的”,即使有人想做苟且图利之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在户部时,他“立科条”、明章程,并把这些文件公开张贴在墙上,让所有的人都看得到,“使吏胥不克上下其手”。信息公开了,“猫儿腻”便玩儿不成了。这种“政务公开”的做法,与当今管理学理论当中的“善治”理念颇有暗合符节之处。

  说阎敬铭是世上少有的理财家,这话也并无夸张成分。他严格奉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原则。依当时形势,“开源”已属奢求,“节流”尚有空间。他指出:“今时之急务,贵生财尤贵理财”,应在节省不必要开支上狠下功夫。到户部后,他“精校财赋”,统筹安排,一口气推行了理财、节流二十四事。各项收支均严订章程,“无不力求撙节,以裕饷源”,且专找大项开支下手整顿。如新疆在1881年已然收复,但朝廷每年仍然支出新疆军饷千余万两,阎敬铭建议新疆南北路各军施行屯田,仅此一事,每年即可节省饷银数十万两。1883年,新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奏请由户部垫还俄商积欠银12万两,连皇上都“通融”了,到阎敬铭这儿却卡了壳,而且话茬儿很硬:“臣部无代各省清偿欠款之例”,到了还是皇上顺从了他的意见。

  阎敬铭事业飞黄腾达,生活上却非常低调。为官40余年,生活简约,两袖清风,廉洁到了几乎无可指摘的程度。他一生任职多与理财有关,经手钱物数以千万计,从不妄取一分一毫。饮食粗茶淡饭就好,衣着蔽体御寒足矣。虽身居高位,而“望之若老儒”。做山东巡抚时,一次设家宴招待新任学政,饭食简单,桌子中间摆放一碟干烧饼,这位阎大人手掰烧饼,吃得津津有味,而那位学政大人却受不了,“终席不下一箸,故强之,勉尽白饭半盂”,回去直对别人抱怨:“此岂是请客?直祭鬼耳!”

  阎敬铭工作十分勤勉,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对各项收支的数字,更是较真到招人厌烦的地步,而这却是作为一名财相必备的品质。清人胡思敬撰《国闻备乘》载:“敬铭为户部尚书时,每晨起入署,日晡而散,司员上堂取诺,穷诘再三,必尽其底蕴乃已。随身自备一册,视文牍要语伏案手自抄之。腹饥,市烧饼二枚,且啖且抄。勤劬耐劳苦,虽乡村老学究不逮。”

  1877年,山西大饥,朝廷派他去视察赈务,这位钦差大人穿一身“搭链布”的官服就出发了,也不怕旁人笑话,还命令下属,大家也都穿这种上不得台面儿的粗布衣,有谁敢穿绸缎,处罚捐铜,用之济灾,而属下们倒也乐得遵从。

  但阎敬铭却绝不是一个好好先生,惩治贪官污吏常使出雷霆手段。光绪初年在山西督察赈务期间,他即查处过吉州知州段鼎耀肆意侵吞赈银案,将其正法,把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山西地方官们惊得目瞪口呆。到户部后,他发现前任户部司员、现任广东布政使姚觐光和湖北候补道员杨洪典有“假公图利、把持诈骗”的行为,便毫不客气地弹劾了两个家伙,同时“举廉吏李用清等为各省藩司”,“为吏胥所畏”。这回,是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撼了。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