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爱尔兰债务危机重燃欧元区联合发债之争

2010年12月07日 11: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遏制爱尔兰债务危机继续蔓延,由欧元区国家联合发行主权债券的提议再次受到重视。虽然不少人认为这是解决当前债务危机的更有效途径,但还是遭到了德国的坚决反对,短期内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依然渺茫。

  联合主权债券构想重受重视

  在6日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上,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和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朱利奥·特雷蒙蒂共同撰文,呼吁欧元区国家联合发行欧洲主权债券,以应对当前债务危机。这使得发行欧元区联合主权债券的构想再度升温。

  根据容克和特雷蒙蒂的提议,未来欧元区主权债券的发行将采取“双轨制”:一是各成员国继续各自发行本国国债;二是新设立一个名为欧洲债务署的机构代,代表所有成员国政府发行欧洲主权债券,其发债规模可达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40%。

  按照这个构想,欧洲债务署最多将负责欧元区国家半数的新债发行,特殊情况下,比如个别成员国自身融资出现困难时,其全部国债发行都可以交给欧洲债务署。

  同时,两类主权债券还可以相互变通,欧洲债务署将建立一套把欧元区国家已发行国债转换为欧洲主权债券的机制。对于财政状况相对较差的欧元区成员国,其已发行的欧元国债必须按面值打一定的折扣才能转换为欧洲主权债券。

  容克和特雷蒙蒂说,虽然欧盟及成员国为应对债务危机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但欧洲主权债券市场依然形势紧张,欧元没有回头路可走,欧盟必须拿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此外,欧元区国家联合发债还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向欧洲,促进欧洲金融市场融合,推动经济增长。

  联合发债或是更优选择

  其实,欧盟内部早就有人主张欧元区国家应联合发行主权债券。债务危机爆发后,不少人将此视为解决危机的更优选择。

  债务危机暴露出了欧元区二元体制的缺陷,即只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区内各成员的财政依然是独立的,一旦遇到问题,原则上只能自救,背后并没有欧元区统一财政撑腰。

  这就是为什么欧元区总体财政状况明显好于美国和日本,却不幸成为债务危机重灾区的重要原因。反思这场危机,人们总爱拿欧元区国家和美国的州作对比,都是使用同一种货币,但当美国某一个州出现财政危机时,背后因为有美国财政部这个强大后盾,就不会遭遇类似希腊和爱尔兰的困境。

  荷兰社会科学研究院前经济学教授乔治·欧文指出,无论是欧盟已经出台的7500亿欧元稳定基金,还是欧洲中央银行持续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这些应急做法在规模上都是有限的,因此随着危机蔓延,基金规模是否足够将不断受到质疑,从而难以消除市场恐慌。

  欧文认为,最彻底的做法当然是成立欧元区“财政部”,当然这只能是一个长期目标,次优选择就是以欧元区名义发行联合主权债券。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鉴于欧元区总体财政状况不是很差,这样可以显著降低部分成员国的融资成本,为其巩固财政创造条件。

  德国成最大阻力

  然而,短期来看容克的提议要想付诸实施依然是希望渺茫。欧元区国家联合发债的设想提出这么多年,始终未能成行,最大阻力来自德国。

  德国担心,欧元区国家联合发行主权债券无异于让自己补贴其他成员,因为德国财政相对稳固,发债融资成本一直是欧元区内最低的一个,如果和其他欧元区国家联合发债,就会被信用较差的成员拖累,导致自己融资成本上升。

  针对容克提议,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6日回应说,发行欧洲主权债券按照欧盟现行条约是不可行的,并将导致所有欧元区国家享受相同的借贷利率,而保持利差恰恰是敦促各国严守财政纪律的重要手段。

  欧元区财政部长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月度例会。主持会议的容克会后承认,他的提议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则含糊地评价说,发行欧洲主权债券的提议在理智上具有吸引力。

  但雷恩指出,欧盟今年5月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的7500亿欧元稳定基金中已经有了欧洲主权债券的影子。在这7500亿欧元中,4400亿欧元正是根据欧元区国家的担保,由新设在卢森堡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负责从金融市场上发债筹集,这有点类似欧元区国家联合发债,只不过它是一个三年期的临时机制。(尚军 刘晓燕)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