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背后 中国民众幸福知多少?

2010年12月07日 17: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过十年打拼的王炜如今已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有房、有车、夫妇俩月收入超过七千人民币,在安徽省芜湖市,他的生活水平算中上层。

  然而面对“你幸福吗?”这一答案似乎显而易见的问题,王炜心头犹如打翻了调味罐,麻辣酸甜难以表述。背负20年的房贷压力、忙碌中日益疏远的亲朋邻里关系、再也看不到儿时那湛蓝洁净的天空、职场激烈竞争前程莫测……这些时不时闯进王炜内心的焦虑总是让他难以体味“幸福”。

  在安徽省另一座城市合肥打工的蔡庆斌,也有着和王炜一样复杂的感受。进城打工多年,月收入已经超过2000元,是在家种田的5倍。但是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孩子入学门槛高、医疗养老压力大,蔡庆斌说:“钱是比在老家挣得多了,但生活似乎总是轻松不起来。”

  从2005年GDP总量赶超德法两国,到2010年连续两个季度GDP超越日本,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短短几年,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但是多年追求GDP粗放增长的背景下,一面是引人骄傲的宏观数据,一面却是令人焦躁的百姓生活。

  房价高企、物价快速上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音……大中型城市集中暴发的“城市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和王炜、蔡庆斌一样的百姓,人们突然发现城市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

  而与此同时,在中国更为广大的农村,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也让一些农民失去了心理平衡。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老农吴为权每月种地加就近打小工,收入仅千余元。冬日农闲时节,吴老汉蹲在门槛上一边吸着烟,一边说:“俺不知道什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俺这一年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里人三、四个月的。这不,年轻人留不住都出去挣钱了,剩下俺们这些老头老太在家,生个病都找不到服侍的人。”

  中国四、五线小城市、小县城被人们认为是眼下“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就职于舒城县城一家事业单位的李邦荣月收入2000多元,虽然比大城市的白领差了许多,但这里的房价便宜得多、工作节奏慢、上下班近、空气好。

  李邦荣买了一辆6万多元的汽车,20分钟内足以跑遍全城,上班、周末郊游、送孩子上学,“生活还是很惬意的。”他说。

  社会学家指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如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方面亟待完善。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一些普通百姓的幸福显得沉重。决策层必须针对城乡“二元经济”、产业结构畸形、分配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拿出解决对策。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民生议题,第一次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中。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这说明中央对民生的关注毫无疑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说。

  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说,十二五规划建议相当篇幅涉及价格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等热点,从中可以看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良苦用心”。整体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成为中国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记者蔡敏、李建敏、孟华、王丽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