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监管层打击“热钱”的政策清单(2)

2010年12月09日 19:4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史上“热钱”曾严重祸害多国经济。于是,国家外管局等部门果断出手,自今年2月以来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开展了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进行查处,严惩投机资本。

  公开信息显示,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5亿美元。“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尽管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难度,但继续坚持实施现有措施很有必要。”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进一步指出,对于贸易和投资项目真实性的审核,外管局、金融机构、海关、商检、公安和地方政府等多个部门应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监管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

  面对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热钱”流入,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池子论”更是引发了各方热议。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对此作出一番解读,他表示“池子”是一个政策的组合,既包括外汇流入的管理,也包括针对外汇流入的状况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除了传统围堵“热钱”的方案外,智囊人士不断地在这张打击“热钱”的政策清单上添加新的选项。

  第一条建议是中国可以考虑借鉴巴西的做法,对外汇交易开征托宾税,以有效遏制热钱流入;第二个候选方案是动用外币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缩小国内银行间外币规模;三是有控制地推动国内资本大量走出去,拓展人民币的国际市场空间,让放宽QDII额度和国际板等项目在对冲外汇占款方面发挥作用;四是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妨宣布人民币在现有水平上一次性贬值1%-2%,然后充分双向波动,激发外界重新琢磨人民币的未来走向,让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回归理性。

  诚然,国外的经验不宜直接照搬。倘若在结合本国情况的基础上应用得当,我国应对“热钱”的手法将走向成熟,管制成本也随之降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个观点实实在在地让各路专家达成一致——治理“热钱”的根本在于让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让我国的资产价格以合理的速度增长。

  或者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旦中国经济有实实在在的增长点,那么“热钱”进来后,会将短期套利投机策略调整为长期投资策略,或转化为风投、私募的形式,服务于我国部分行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借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的一句话——只要中国经济做好自己的事,就不怕“热钱”。

  (记者有之炘)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