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气味图书馆初探嗅觉产业

2010年12月13日 09: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志最近终于走出了“剩男”行列,和当年的高中同学林雨喜结连理。这一切,缘于一瓶“老式图书馆”味道的香氛。这瓶香氛来自北京三里屯一家名叫“Demeter”气味图书馆的香水店,据说是把平装书、灰尘与霉味三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制作成了老式图书馆的气味。王志就是用这股味道,让林雨回想起了高中时代一起泡在学校那座旧图书馆的青涩时光,备受感动。

  气味图书馆位于三里屯,布置非常简洁,纯白色的木质展示柜和墙壁,300个贴着奇怪名字的试闻盒,上面写着雨后花园、灰尘、洗衣间、海、大麻花等气味名。每瓶30毫升,售价285元。

  “好多次经过这家店,看名字还以为是书店,偶然间发现它竟然是香水店,来过一次之后就爱上这家店了。”顾客刘欣说话间正在试闻各种香氛,“‘爽身粉’味闻起来暖暖的。”店员介绍,混搭不同的味道,还能模仿各种生活场景,比如爆米花、灰尘、泡泡糖、胶皮和铁锈味混合起来,据说就会产生老式电影院的气味;香草冰激凌、蜡笔、培乐多彩泥混搭起来,会产生童年的味道。

  1985年出生的娄楠石是气味图书馆的创始人。她16岁便远赴新西兰,毕业于奥克兰大学当代艺术系。毕业后她曾经卖过古董表、服装,入股过传媒公司,做过报纸编辑。她也想过开室内设计公司,但由于竞争激烈并且市场空间有限,娄楠石觉得“不如另辟蹊径,研究一下视觉以外的感官”。

  一个偶然的机会,娄楠石接触到了Demeter Fragrance Library这个拥有将近300种味道的香水品牌。经过一番研究,2008年,娄楠石从新西兰回国后跟朋友合伙在香港成立了气味图书馆公司。“我们希望能够打造嗅觉产业,希望能够搜集国外的各种与气味有关的产品,并把它们带到中国。”回想起当初的构想,娄楠石觉得自己很幸运地“瞄准”了一个潜力行业。

  2008年圣诞节前,娄楠石在新西兰成立了团队,从开始寻找最适合的产品,到选定Demeter作为公司经营的第一种产品,他们花了8个月时间来做调研和前期准备。2009年4月,娄楠石拿到了Demeter大中华区的代理权,“当时对方的要求有一本书那么厚,甚至具体到怎么摆放香水”。几经波折,Demeter最后非常满意娄楠石团队的策划方案。

  2009年11月17日,气味图书馆第一家店在三里屯Village开张,紧接着,上海第一家气味体验店也在世博会开幕之前开业。截至今年10月,气味图书馆已经在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杭州、成都、重庆、贵阳、深圳、台中等多个地区开设了14家店铺。开店之后生意一直火爆,“三里屯店平均每天销售30瓶以上,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是周边店的两三倍”。独特的味道吸引了不少“80后”、“90后”,时尚明星周迅、何炅、钟丽缇、小S也成了店里的常客。“上海田子坊店的生意更好”。

  今年,Demeter的CEO在看了上海田子坊店之后说,他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Demeter产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陈列在上海。那一刻,娄楠石觉得创业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值了。某种程度上,依托一个拥有深厚根基的知名品牌仅仅是娄楠石成功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也许才是让Demeter在中国焕发活力的根本所在。

  娄楠石把他们的创业团队定位为:“研究嗅觉,运用五感”,传达和挖掘气味的人。在招聘过程中,他们既不看学历,也不会在意来者是否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他们的团队里既有曾经的建筑师、经纪人、工业设计师、电影人、摄影师、音乐人、媒体人,也有淘宝业主、自由职业者等等。她的公司也没有朝九晚五,没有按部就班,大家走到一起只因为“气味相投”。

  实习生 杨婷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