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明显从紧

2010年12月13日 09: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为应对物价屡创新高

  资料

  数据显示,一方面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增长仍旧乏力;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了物价上涨现象,我国11月份的物价指数更是同比上涨5.1%,再创两年多以来新高。

  解读

  财政、货币双政策由过去两年来的“积极与适度宽松”搭配变为“积极稳健”相配,这一改变意味深长。

  “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宽松、物价屡创新高等复杂形势的积极应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意在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基调的变与不变间,凸显出当前形势的复杂性。”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认为,与过去两年相比,明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将更为复杂,一方面要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不断走高的物价压力。

  “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变得逐渐多元:既要反危机,又要反通胀,局面更加复杂。”高培勇说。

  “货币政策重在调总量,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而言,为了预防通胀需要管好流动性,让货币条件向常态回归;而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则需要在财政政策上保持相应的力度。一放一收的调控搭配符合当前我国实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认为。

  财政政策仍“积极”

  因明年财政支出大

  资料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继前两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分别实现34%和22.7%增长后,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幅降至12.2%,10至11月份平均增长15.4%。

  解读

  财政收入增长呈逐步回落态势,势必加大明年财政收支压力。财政政策仍维持“积极”应意味着中国明年还会有财政赤字。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与金融危机期间大幅增加投资规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同,今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将是“调结构”。主要表现在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现经济增长更均衡,产业结构更为合理。

  此外,为了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管理通胀预期的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指出,财政政策还要发挥其承担供给的政策职责,一方面在民生领域保持扩张供给,如推进公屋建设计划,推进医改、教育、养老等民生建设等;另一方面则通过减税等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通过这些财政的配合政策,更好增强货币政策收缩货币的效果。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