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欧元区建立“财政联盟”分歧渐弥

2010年12月14日 0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将于12月16日至17日开会讨论欧洲债务危机扩散问题,由于此前德法两国反对关于救助机制调整的改革,外界预计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性较低。

  德国财长最新表态愿意建立欧元区“财政联盟”,显示德国作为本轮欧债危机的救援主力,已疲于应付各种形式的扩大救助,情愿根治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混乱的弊病。

  德国对协调财政政策持开放态度

  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日前表示,德国对欧元区国家是否应协调财政政策的讨论持开放态度。

  朔伊布勒是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欧元区成立时各成员国决定财政和预算政策应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并不同意将各国的财政政策纳入欧元区框架内。但他指出,现在可以重新讨论这一决定。此前,德国曾对西班牙及其他国家提出的在欧元区16国范围内建立“财政联盟”的建议持反对态度。但目前看来,德国似乎已同意限制性的政策协调。

  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一些人士认为,欧元区国家有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导致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监管。部分成员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激增,不仅使这些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而且对欧元和欧元区的整体稳定造成冲击。一些人士还建议,为避免危机再次发生,欧元区国家应考虑统一财政政策的可能性。不过,欧元区一旦统一财政政策,这就意味着成员国必须“交出”部分主权,因此这一提议也遭到了一些欧元区成员国的反对。

  德国被指受益欧元区却不愿担责

  德国此时放开对建立“财政联盟”的态度,正逢其发表反对各种名目的新增救援条款之时。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周五在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会晤时表示,目前拒绝接受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 FSF)规模的提议,并称发行欧元区联合国债的做法也不会产生效果。而萨科齐对这两个问题的态度与默克尔不谋而合。但《纽约时报》文章指出,德国的态度显示其在享受了欧元区的益处后,需要继续承担责任时退却了。欧元区的建立,曾使德国成为最大受益国,避免了其与区域内意大利等货币廉价国在国际市场贸易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

  当前对已爆发欧债危机国家的救助,外加日后新增需救助国的风险,让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难堪压力。

  但欧元区内经济出问题时,“火车头”不及时出手会导致危机的更大程度蔓延。国际清算银行12日发表季度报告指出,德国和法国同意让私人投资者为主权债务危机分担损失是导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报告说,欧元区主权信贷息差在10月18日开始快速上涨,而当时德国与法国刚好达成一致,同意欧元区未来建立的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在为陷入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提供救助时,拥有该国国债等债权的私人投资者需承担一定损失,如延长还款期限或减少利息支付等。报告指出,之后关注焦点迅速转到爱尔兰银行系统。

  欧盟商讨用救助基金购买问题国债

  而欧洲其他国家正想尽办法,完善建立救助基金后的实施措施,考虑对欧元区440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进行修订,包括使用该基金购买问题国债。这些措施将使援助那些债台高筑的经济体更加容易,而不需要付诸全面的纾困措施。

  目前只有欧洲央行通过购买问题国家的债券来降低其借贷成本,但这项措施在欧洲央行内部是有争议的。

  据英国《金融时报》13日报道,欧盟官员也在考虑改变规则,允许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 FSF)向借款困难、但又不需要接受为期数年的纾困计划的国家提供短期信贷额度。

  虽然自欧洲央行本月初开始一项积极的债券购买计划以来,欧盟“边缘”国家的债券市场已经稳定,但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数据称,欧元区成员国必须要在2011年再融资或偿还5600亿欧元,比2010年多450亿欧元。

  由于需要在明年年中再融资或偿还200亿欧元的债务,葡萄牙面临的风险尤其严重。

  一些官员曾希望在本周举行的欧盟政府首脑峰会上,讨论系统性变动的提案,但德国官员表示,他们希望等到明年再出台新措施。估计本次峰会将关注于对相关欧盟条约开展小规模修改,使得2013年E FSF到期后,一只永久的救援基金能取而代之。 (闫磊)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