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西班牙公职人员为何率先罢工?

2010年12月14日 09:5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一场从开头就注定失败的赌博。

  12月6日,西班牙全国航线彻底恢复了往日的繁忙与有序。希望用无预警罢工挟持政府的西班牙航管员们,最终品尝了一下佛朗哥专政时代军管措施的滋味。

  12月3日,为数2300人的西班牙航管员队伍毫无预警地绑架了整个西班牙航空业。他们利用西班牙5天长假、几十万游客出行的时机,以患病为由集体脱岗。逾2000班航机停飞、约60万乘客滞留,成为他们报复西班牙政府减薪政策的手段。

  3日晚,西班牙政府宣布,军方已全面接管航空交通指挥工作,并警告航管员,继续罢工将面临失业或监禁。

  航管员们人数很少,没有法不责众的先天优势,很适于政府强力部门介入控制;航管员们收入很高,减薪后的收入还相当于西班牙首相年薪的3倍,在国家深陷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公众同情,因此形不成广泛的社会联动效应。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手法既拙劣又恶劣。今年2月份,这些航管人员就对政府削减其超时加班津贴不满(津贴是其工资的3倍),但隐忍到全国放大假时才搞突然袭击,自以为得计,却没想到这是逼着全国民众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且无预警泡病号的手法使罢工不再受西班牙法律保护。这样的对抗,除了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外,只能给西班牙政府一个表现危机处理能力的舞台。结果西班牙政府顺应民意给了航管人员重重一击,成为英雄。

  4日下午,航管员们陆续返回工作岗位,西班牙空域全面恢复开放。

  毫无疑问,西班牙政府现在已经控制了局势,他们自信地宣布,圣诞节不会再次上演罢工闹剧,同时要对部分航管人员提起刑诉。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一位德国游客质疑:“靠拿枪监督才能干活的航管员们管理的航线,谁敢放心乘机呢?”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罢工传统浓厚的国度里,如果其他工种的人们合法罢工,西班牙又该如何处置?

  在欧洲各国,如果事先提出罢工要求并报批,政府无特殊理由是不得阻止罢工行为的。就以航空业为例,今年2月德国汉莎航空机师大罢工导致800趟航班取消,损失达1亿欧元;3月英国航空业大罢工使英国35%的航机服务取消,7.5万乘客受影响。

  经济衰退与欧盟各国普遍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已经使罢工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从政治上讲,罢工纾解了社会愤怒情绪,属于某个人群维护自身利益的合理之举。但是从经济账来看,危机时代的罢工几乎总是一场两败俱伤并波及社会利益的无胜游戏。

  西班牙这次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航管员罢工,但却未必有力量压服下去此起彼伏的罢工风潮。可以说,航管员的疯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班牙社会的不安甚至不满情绪,已经从贫困阶层蔓延到高收入人群。

  此次罢工的航管员们隶属于国营的西班牙航空管理局,他们虽不是公务员,却属于公职人员。在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境时,拿纳税人钱、为纳税人服务的公职人员和公营单位却成为拒绝共赴时艰的排头兵。这样的情况实在讽刺。

  回顾欧洲自经济危机以来各国社会的抗压反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隶属政府的公营单位往往成为率先抛集体利益而去的人群。

  法国几次大罢工都是政府拨款的公共单位牵头,阻断交通、警察罢工等一系列行为,在绑架公共利益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西班牙战友”。而西班牙航管员,上班时间少,加班津贴多,平均年薪近40万欧元却可以52岁退休。而法国公营部门人员同样享有提前退休和高工资等福利。平日养尊处优惯了,自然过不得苦日子。所谓共赴时艰也就成了笑谈。

  危机当然不是一种社会常态,但危机又是每个社会都避免不了的。在一个大家都要受苦的特殊时期,社会格外需要一个群体站出来做榜样、缓解社会内部压力。平日的锦衣玉食,究竟是买到了个别人群的忠诚,还是把他们变成了一个碰不得、摸不得的特权群体,这才是西班牙航管员罢工留给我们的真正命题。(徐风)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