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证券日报:何必制造“加息恐慌”?

2010年12月18日 11:3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央行已经明示不会采取激烈的货币紧缩措施:不轻易采取加息措施,而是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收缩流动性;即使加息,也不会采取一次性大幅度的办法。但是,一些人士还是乐此不疲的鼓噪激烈的加息,制造“加息恐慌”。

  比如,有报纸刊发《国库现金定存利率飙升,加息预期再加砝码》,认为12月16日公布的300亿元人民币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六个月定存中标利率为5.40%,比11月末的400亿元六个月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高出47个基点,是加息的砝码加重了。诸如《继续加息刻不容缓》、《年内再度加息几无悬念》的评论标题也不时占据报章。

  东方证券称,今年年内的一次加息0.25 个百分点不足以抑制高资产价格。渣打银行12月16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因通胀将高于政府预期,维持年内还将加息一次的判断。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主张一次性加息到位。他11月29日说,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美国的四倍,而美国加息0.25个百分点,中国也加0.25明显是不合适的。谢建议,年内应再次上调利率1个百分点,而明年也应持续加息再提高2个百分点,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水平。许小年则十分急躁的说:“赶快加息呀!起码也要让存款利率高于通胀率吧?加息怎么就这么难呢?现成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什么不用呢?”

  那么,是否非要加息不可,并且非要一步到位,甚至要4倍于美国的幅度呢?是不是加了息,就一切都“更美好”了呢?我们恐怕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加息可以部分解决负利率问题、可以部分抑制流动性过剩,但都不能理解为可以一加了之。问题比这复杂得多。针对流动性相对过剩,早在今年初,央行就采取了一些回收性质的措施,其中首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由于加息可能引导热钱的加速流入,从而抵消收紧流动性的效果。此外,加息还会增加企业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加息可能加重地方政府的还债压力。事实上,当前我们不但要考虑回收流动性,也要考虑维持流动性。央行、银监会也相继表达了这个意思。不要把回收流动性当做一个压倒一切的事情。

  希望各方面特别是有一点公众影响力的“专家”先生或女士,慎重看待加息这件事,不要制造“加息恐慌”。加或者不加,加多加少,一切根据市场情况、社会承受情况来定,不要动辄向美国看齐。

  我确认央行在加息问题上不会乱弹琴,而是坚持稳健平衡的指导方针办事。甚至于,我们可以在保持一定负利率的前提下继续使经济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速度。中国股市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基于经济增长的支撑,基于经济转型的需要,可以继续大有作为。(记者 董少鹏)

参与互动(0)
【编辑:左盛丹】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