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头发村"加工头发利润200倍 卖给黑心厂做酱油

2010年12月23日 10:33 来源:半岛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村里毛发堆得到处都是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理发后剪下来的头发都去了哪里?近日,记者打听得知不少理发店多的区域都有人专门收头发,两块钱一斤。为了打探这些头发都去了哪里,会被怎么利用,记者赶到了河北新乐市的小宅铺村,这个村是全国有名的头发村,全村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做头发生意 。

  两块钱一斤的头发到了这里被加工,发质较好的长发可以卖到500元一斤,利润高达 250多倍 。而将动物毛发掺进假发里卖甚至成了公开的秘密,长头发卖给假发店,短发卖给化工厂……

  ◎爆料

  理发店卖的头发成黑酱油原料?

  自本报报道了黑酱油后,很多市民产生了疑惑,理发店剪掉的那些头发到底去了哪里?被谁收走了,真的用去做酱油了吗?近日,记者来到台东一家较大的理发店,和记者比较熟的理发师晓东告诉记者,“一天剪下来的头发起码能有一麻袋,两三天店里就放不下了,得赶紧联系人将头发收走。”

  “收头发的人已经换两拨了,那些人都不好惹,台东一带的头发大部分都是他们收,你不卖给他们不行。价格还特别便宜,前几年只有7毛钱,现在是两块钱一斤。他们基本上开着面包车来,挨家挨户收头发,有一次我们店里的头发实在太多了,没地方放了,收头发的人一直没来,我们将头发卖给别人,他们后来知道以后特别生气,甚至要找我们老板算账。”

  他告诉记者,这些人通常两三天来一次,每家店只待两三分钟,称完重量后付了钱就走,再去下一家。台东这么多理发店,收完起码要一整天,但他们把头发运到哪里,理发店并不知道。

  记者咨询了在城阳开调味品厂的陶先生。他告诉记者:“毛发可以提炼出氨基酸来,氨基酸是做酱油必需的一种物质,一些没有酿制工序的小酱油厂会去一些氨基酸厂里买氨基酸液,回收头发的主要是氨基酸工厂。很多比较长的发质较好的头发可以再加工做假发,头发越长发质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其实回收头发本没有错,如果是工业氨基酸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怕将这些氨基酸液卖给做酱油的商贩。”

  陶先生笑着说,“有一个村特别有名,几乎全国各地的头发都会云集河北新乐市的一个小村庄里面,村民将这些回收来的头发重新再加工,分出长的、中长、短的,归好类后再以高价卖给来收头发的人。”

  ◎探访头发村

  三分之二的村民做头发生意

  为了探寻头发的用处,12月18日,记者赶往河北展开调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次日凌晨4点,记者到达河北省新乐市,并在此安顿下来。

  村里到处堆着头发

  经过调查,新乐市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小村庄,叫做小宅铺村,被当地人称为“头发村”。

  12月19日一早,记者在进入村庄之前,让出租车司机在距村庄几百米的地方停车,准备徒步走进去。离村庄还有300多米,记者看到,原本种庄稼的地,全都砌了两米多高的墙,里面传出嗡嗡的机器声。记者通过大门看过去,大院里堆满了头发,角落上一包一包的头发超过了墙面,七八个工人正在加工头发。一位姓张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村大部分人都姓顾,主要是靠买卖头发为生,差不多全村三分之二的人都在做。”

  动物毛发当头发卖

  一个路口的小型车卡上,一名村民正在卡车上整理一些毛发,这些“头发”看起来有些硬。这名姓顾的村民告诉记者,他正在整理的不是人的头发而是动物的毛发,主要是牛毛。

  见记者不太明白,他说,“有些化工厂不介意人的毛发还是动物的,对他们来说都一样用。”

  记者表示是从外地来进货的,初做此类生意不是太懂,希望他能给讲讲,可以给一定的好处费,并优先在他这里进货。听到有生意,顾先生从卡车上下来,和记者攀谈了起来。

  “我们这里每天都有外地人来进货,头发这种东西都是一捆一捆的,不少人一进货就要几百斤甚至几吨,这么多捆头发根本不可能挨个检查,所以会有人往头发里掺一些动物毛混在里面,不太懂行容易被宰。”

  “有些屠宰场将剩下没用的毛拉来卖给我们,这些毛我们可以卖给化工厂,但价格远没有当头发卖给做假发的厂家高。”

  头发销往全国各地

  “我认识一个人,从他那里就可以拿到很多货。”说完,老顾从卡车上跳了下来,带记者走进小宅铺村村北的一家民房,走进院子,记者看到了满地头发,有一些是按尺寸加工好的头发,一把一把地摞在地上,更多的是装在袋子里面。

  据老顾自己介绍,他给记者介绍的人也姓顾,可以叫他顾老板,是村里面很有名的一位人物。顾老板看到记者,马上打招呼让记者进屋谈生意。

  “我们村经常有外地客户来,我们也都习惯了,一个是几乎全国的碎散头发都往我们村里运,另一个就是我们村加工好的头发也发到全国各地。”顾老板介绍说,全村经营头发生意已经30多年了,一开始的时候,都是直接转手卖出去,大都是卖给全国比较大的化工厂,后来才学会对头发分类加工,记者在门口看到的“打发机”就可以把长的头发剔出来,然后按照4~10寸进行各级分类,“全国包括河南、湖北、山东等一些地方都会过来收购,很多大客户都一直住在这里。”

  成品价格能多200多倍

  记者向他请教头发生意的经营秘诀,“头发生意是不是挺赚钱的?”顾老板犹豫了一下,开始讲起自己的生意经来,“我们村开始做按尺寸分类加工头发是在四五年前,越来越多的人做这个,很多客户也知道小宅铺村的名号了,现在应该算是打开市场了。”

  顾老板边说着边让记者走到客厅,打开后门,从里面拿出按照尺寸加工好的头发成品,“4寸的大概是35块钱(一公斤),6寸的是120块钱(一公斤),8寸的是210块钱(一公斤),10寸的在500块钱(一公斤),10寸以上的在550块钱(一公斤)以上了。”据顾老板介绍,最贵的卖到800块钱,甚至1000块钱一公斤。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