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买国债却被劝买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或落空

2010年12月24日 16:03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去银行买国债,但银行的人却劝我购买了他们的理财产品,说是理财产品投资周期短、收益比国债高。我买过以后不放心,银行的说法是真的吗?”昨日市民孙女士给本报致电,称其前几天在长江西路某银行网点购买国债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劝说下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她求助本报希望弄个究竟。

  买国债不如买理财产品?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家银行网点了解情况,一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购买5万元以上的国债,还不如购买理财产品。“国债至少要存3年,这款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只有半年,并且预期年收益7%-15%,远远高于国债。”当记者表示担心收益能否保证时,对方说,“放心,我们上半年一款同样产品收益率超过10%。”

  “预期”收益很可能落空

  理财产品真有这么高的收益吗?记者找到该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他表示,7%-15%指的是预期年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年收益率,实际收益也可能低于预期收益。

  “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收益。”理财规划师斯劲松的看法更直接。他介绍,理财产品主要通过打新股、购买银行间债券、购买货币基金进行投资,其实际收益率并不像银行人员宣称的那么高。有的理财产品会购买股票型基金,风险更大,有可能取得高收益,同样有可能亏损。

  理财产品银行稳赚不赔

  记者又来到了市内其他几家银行网点,询问国债和理财产品的区别,银行工作人员的回答都是理财产品的收益要好于国债,并建议记者购买理财产品。

  银行人员为何热衷推销理财产品,业内人士透露,理财产品银行一般会固定提取1%左右的托管费用,此外当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一定比例后还会收取20%左右的业绩报酬;产生的理财本金及收益损失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银行不承担任何还本、付息的责任。也就是说,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中,银行都是稳赚不赔的。

  斯劲松建议,理财产品本质上还是金融投资产品,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不能与储蓄、国债混为一谈。对于追求本金安全和绝对收益的市民来说,国债仍然是首选。

  记者 俞霆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