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回望2010:物价“表情”丰富 全民普及CPI(2)

2010年12月28日 14: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然而,如果把农产品涨价放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背景下来看,物价普遍都在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比较合理。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农产品的整体上涨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增加,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力成本这几项加起来,年内就上涨了三四成。

  “我更认同这轮农产品的上涨是补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是“三农”问题专家,他带领的课题组常年到黑龙江、河南等粮食大省调研。他表示,中国的农产品价格长期以来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与动辄数十倍涨幅的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近十年来的涨幅还不到1%。“现在的上涨实际上是对过去的一种修正。资源因素和需求因素将决定农产品价格在长时期内是向上的趋势。”

  纠结:农产品的两头连着消费者与农民,怎样能在不明显增加消费者负担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通胀物价上涨把“双刃剑”,怎样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郑风田表示,这一方面需要增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民的直补,弥补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利益损失。此外,也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把炒作农产品的“游资”引上“正途”。

  表情三:期待

  “涨价”声声急,“调控”步步紧!回顾2010年,管理通胀预期一直是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

  7月份以来,物价涨势逐渐加快,明显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9月29日央行召开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此前一直强调的“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表述顺序发生了变化,“控通胀”被提到首位。10月20日,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截至目前,央行年内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2011年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百姓期待政府能拉住物价这匹脱缰野马的缰绳。政府也就物价过快上涨打出了“组合拳”。从7月开始,针对大蒜、绿豆这类农产品涨价现象,七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严打囤积和投机炒作,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此后,“国四条”、“国十六条”相继出炉。运用一系列市场手段保证生产、增加供给、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同时动用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牟取暴利等炒作行为。

  调控措施的效果立马显现,大蒜、生姜等商品价格应声而落,农产品市场更趋理性,市场预期12月份CPI涨幅将从高点回落。

  可以说,2010年中国经受住了通胀的考验。但这个考验远没有结束,“温和通胀”时代才刚刚开始。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欧美量化宽松,全球流动性泛滥,2011年仍存在催生通胀的因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这一轮物价上涨不是短期问题,可能是中长期问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在出席“2010年末通胀猜想”活动时也表示,2011年、2012年,甚至于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将会持续推动物价的上涨。明年物价将继续温和走高已经是市场共识。多位经济学家预期,明年CPI将在4.3%至4.6%之间。

  我们对通胀压力下2011年的政策取向也充满期待。其中,最为期待的应属收入分配改革。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在改善民生上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十二五”加快经济方式转变,重点在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要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不低于GDP增长速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这个“同步”也应该是有约束性指标的:一是“十二五”居民收入不低于8%;二是这个8%是实际增长,而不是名义增长;三是这个实际增长,是城乡居民的共同增长。

  收入分配改革因涉及面广,出台难度不言而喻,但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洪流之中,这也是必须要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梁敏)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