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统计差异影响中美贸易实情

2010年12月30日 17:0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是两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国继续为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全球化条件下的结构性问题、中美经贸往来飞速发展等之外,统计方法不同造成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目前国际通行的贸易统计原则是“原产地规则”,其理论基础是19世纪的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贸易领域最主要的协调机构,是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产物。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代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贸易统计标准已无法准确反映全球经贸领域的现实。一个引人关注的例子是现有贸易统计原则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从双边角度看,美方的统计加大了中美贸易的失衡程度。

  长期以来,中美在贸易统计方面一直存在争议。货物贸易方面,根据中方统计,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208亿美元,自美国进口774亿美元;而根据美方统计,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696亿美元,自中国进口2964亿美元。

  为了缩小双方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利用中美商贸联委会的平台进行了长期磋商和调研。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直接贸易中双方报价不同、中国出口货物经第三地转运以及一些数据加工处理方法有差别是造成中美双边贸易统计差异的重要原因。

  根据双方研究结果,美方统计的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2326亿美元减为1734亿美元,降幅为26%。如果按一些专家所言的按照价值链构成来统计贸易数据,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可能会下降超过40%。

  《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认为,美中两国经贸互补性强,这对两国互利互惠。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超过60%是加工贸易产品,美国民众享受到低价商品的好处,有助于保持美国的低通胀环境。

  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项目主任、国际贸易专家尤里·达杜什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世贸组织如果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不对自身进行改革,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被边缘化。而该组织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其统计原则。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经济顾问马丁·费尔德斯坦认为,只要美中两国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并真正采取行动,两国双边贸易在近年内实现平衡并非不可能。从美方来讲,美国政府应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提高国民储蓄率。另外,统计原则的改变也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刘丽娜)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