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卖亏买贵还能赚,“期货稳价订单”成实体企业避险利器

分享到:

避免卖亏买贵还能赚,“期货稳价订单”成实体企业避险利器

2022年12月07日 13:42 来源:第一财经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原材料价格上涨,中游企业成本上升,下游需求又不好,钢材价格下跌,钢厂高炉又不能停产,所以利润就持续下降,这当前钢铁行业的现实。”某钢厂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作为钢厂直接下游的钢材加工企业,也面临类似出境。某钢材加工企业高管说,“现在我们的钢材库存不多,只有四万吨左右,以前堆的很高,有十几万吨。今年客户的下单量也减少了,下游终端需求不高。同行库存也大都很少。”

  上述企业的情况,是当前钢铁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受疫情、宏观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给相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据第一财经近期调研了解,多数企业在现货交易时面临着一大难题:大宗商品波动加大之时,上家卖的时候怕卖便宜了,下家买的时候怕买贵了。

  期货、期权交易,本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平滑波动,但有些企业又不能直接参与期货、期权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一年左右的“期货稳价订单”,成为实体企业的一大选择,即:企业在贸易合同中内嵌一笔保价费,由期货公司利用期权对冲风险,有收益则补贴给企业,否则最多亏掉保价费。

  多家参与实践的钢企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种含权贸易类似于一种价格保险,以较小的保费来规避价格较大波动带来的风险,让企业在签订采购和销售订单时不必再担心后续价格的涨跌,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生产经营方面,以期在行业中“卷”出一定空间和机会。

  企业愁卖亏或买贵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快且较大,多数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以钢铁行业来看,今年1月~9月,上游方面,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虽同比下降27.8%,但国产炼焦煤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上涨45.3%,叠加美元汇率上升影响,原燃料成本下降空间有限;中游方面,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均值127.64点,同比下降11.2%;而钢铁下游房地产、家电、工程机械、集装箱等行业需求下降。在此情况之下,钢企盈利空间受到较大挤压。

  “钢厂现在很痛苦,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部门,都因为价格波动而承受较大的压力。”某国有钢厂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称,钢厂面临频繁、大幅度价格波动和库存贬值风险,对企业稳定经营、实现盈利带来较大挑战。

  上述相关负责人以热轧举例称,热轧产品销售业务风险敞口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针对热轧产品现货库存,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时存在库存减值风险;二是针对锁价销售的远月订单,由于销售价格已经锁定,在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存在价格敞口风险。

  作为钢厂下游的加工企业也面临类似的风险及压力。“我们的加工利润较小,配送利润也很少,但面对的是价格的巨大波动。原来货物买来还有一定批零差价可赚,现在去掉成本处于倒贴的状态。”苏州隆兴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苏州隆兴”)董事长席劲松道出当前境况。

  “要管理好库存、管理好价格,还是需要用好期货、期权等工具。现在实体企业都很‘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工具‘卷’出一定机会和空间来。”席劲松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但是有些企业并不能直接参与期货、期权交易,主要是有这两方面的痛点:一是缺乏人才,有的企业未设立期货相关部门,有的企业不存在期货交易相关队伍及人才,有的企业不懂期货、期权,较难利用期货进行风险管理;二是风控能力弱,部分企业对于参与期货或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不能准确评估其持仓头寸的风险敞口,较难控制参与期货交易的相关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2021年9月推出的“期货稳价订单”业务,成为实体企业降低价格波动风险的一大选择。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该业务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针对不能直接参与期货衍生品交易的央企或国企,即国有钢厂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签含权贸易合同(合同中企业支付一笔保价费),后者再与下游客户企业签订普通贸易合同,向其销售钢材,同时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

  另一种模式则是针对自身可以参与期货衍生品交易的企业,买卖双方直接在现货贸易平台签订预售订单,实体企业再根据自身需求,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产品,形成“现货订单+场外期权”的组合,管理库存品的价格风险。期货风险子公司在卖出相应场外期权后,利用上期所场内期货进行风险对冲。

  就上期所在“期货稳价订单”业务中的角色而言,一位上期所相关负责人称,一方面,在试点初期,上期所对企业购买的保价费或者期权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交易进行全流程监控,通过业务管理流程对信息、资金、货物等进行管理,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性、合规性。

  “也就是说,我们按照一个价格先卖,然后支付一笔保价费,若后续价格上涨了,期权收益部分可以补给我们,若后续价格下跌了,我们最多亏掉保价费。增加一部分成本去获得未来价格的确定性。”上述国有钢厂相关负责人称,参与“期货稳价订单”项目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减轻采购和销售人员的心理负担,买东西总怕自己买贵了,卖东西总怕自己卖便宜了。万一判断错了,还可能有点回报。

  席劲松也分享感受称,“期货稳价订单”让公司有了一个公平定价平台,不用担心价格涨跌,也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同时,公司将期权的部分收益补贴给客户,减少客户对价格的担忧,并向下游企业推介“期货稳价订单”,以期上下游产业链平移价格波动。

  如何借“期货稳价订单”避险?

  那么,实体企业参与“期货稳价订单”项目实际是怎么操作的?尤其今年受疫情、宏观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成效几何?

  今年3月至5月,热卷期货HC2210合约处于震荡下跌趋势,从3月1日的4900元/吨左右震荡上行至最高5346元/吨,之后又下跌至4600元/吨左右。6月初热卷期货价格呈反弹趋势,至6月10日最高冲至4913元/吨。

  “我们公司按照生产计划,在6月10日签订了1万吨钢厂采购合同,但因担心后续原材料价格走低,导致采购成本过高,便决定参与期货稳价订单项目,向期货公司购买了时长1个月的1万吨平值看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席劲松告诉记者。

  席劲松称,7月11日期权到期,HC2210期货下跌了831元/吨,稳价订单项目盘面盈利743万元(包含上期所稳价订单补贴62万元),这种“遇跌则跌、遇涨不涨”的稳价效果有效降低了企业库存的交易风险,帮助企业达到了稳健经营的目的。

  据苏州隆兴统计,自2021年9月项目开始以来,该公司通过“期货稳价订单”项目为共计6.549万吨钢材进行了套保,期权权利金支出1254.66万元,行权收益2200余万元。参与“期货稳价订单”项目主要用于对冲钢厂后结算和终端客户远月点价的涨跌和基差风险。

  某大型钢厂是参加“期货稳价订单”试点项目的第一家国有钢厂。“自2022年3月项目试单开始以来,我们通过‘期货稳价订单’项目为共计2000吨钢材进行了套保,期权权利金支出21.84万元,虽然未得到行权赔付,对我们来说达到了预期的策略效果。”上述钢厂相关负责人称。

  他分享参与的第一单情况称,3月29日,钢厂与下游生产企业约定销售4月底交付的热轧卷板钢材,约定销售价为5150元/吨,钢厂另向期货公司支付30元/吨保费,跟踪标的为上期所热卷HC2210合约。一个月内,期货合约下跌超过300元/吨,保险未发生赔付。而在同时段的现货市场上,热卷均价下跌约140元/吨。

  “以此来看,我们在3月底锁定了最高销售价,而且相较于在4月底卖出钢材现货而言,我们以较高价格销售了远期资源,达到了预期的套保效果。”上述钢厂股份相关负责人说,虽然这次套保产生了保费损失,但以30元/吨的保费来保200元/吨的价格波动,还是可接受的,毕竟参与含权贸易项目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避险。

  有业内人士称,“期货稳价订单”模式能够借助央企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带动钢铁产业链企业学期货、用期货,以点带面引导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站在企业角度讲好期货市场故事,切实解决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痛点难点。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除了热卷之外,“期货稳价订单”项目还在螺纹钢、石油沥青等品种上进行了试点。其中,保障热轧、螺纹钢现货16.1万吨,保障石油沥青现货2.79吨,共16家企业参与了试点项目,其中钢厂5家,中小型钢铁加工企业6家,能化企业5家。

  “后续‘期货稳价订单’项目将扩大覆盖范围,计划增加能化、有色金属等品种。”上述上期所相关负责人称,也在总结企业的实践反馈,以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探索央企、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均能参与的“万能”模式,结合企业特点定制方案,让企业更为便捷有效地参与其中。

【编辑:彭婧如】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