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V型反弹 机构坚定看多A股五月行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V型反弹 机构坚定看多A股五月行情
2009年05月05日 09:27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经济复苏及流动性过剩两大推动力作用下,沪深股指自年初以来震荡走强,月K线收出“四连阳”走势,上证综指最大涨幅接近40%。昨日五月行情开门红的态势,让很多研究机构“红五月”的观点更加坚定。很多分析师表示,后市大盘仍将保持强势,沪指新高只争朝夕。

  中国经济V型反弹

  申银万国在对5月股市行情展望时,明确表示“经济最坏时候已经过去”。分析师蒋健蓉认为,随着奥巴马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看起来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房市从量的角度已开始趋稳、非国防耐用品定单也继续向好、零售总额的跌幅在减少,美国经济有望呈现逐季向好的趋势。而我国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使市场对“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的判断更有信心。

  蒋健蓉认为,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开始步入V型反弹,主要表现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加快、出口下跌幅度减小。从市场供求角度分析,资金供给方面,市场宽裕的流动性在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导下仍将持续。

  国信证券也表示,宏观经济已经触底回升。国信证券研究员廖喆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较去年4季度持续下滑,经季调后环比增长1.5%,环比增速反弹明显;二季度投资的季节性效应、中长期贷款迅猛扩张的领先作用以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大幅增长,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延续;美国经济二季度可能复苏、欧日滞后筑底,我国出口有望缓慢复苏;需求回暖、库存处于低位,二季度工业生产延续回升。

  刺激因素由质变转为量变

  宏观经济的向好让市场乐观认为,当前推动市场的刺激因素正由质变转为量变。招商证券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刺激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具有质变性质的经济拐点数据,这是经济周期从萧条转向复苏的过程。短期内,不会再有质变性质的拐点数据出现,经济趋势扭转后进入了量的积累和趋势强化的过程。刺激市场的因素将由质变性数据转变为量变性数据。

  招商证券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蓄势阶段。在需求和销售量的积累引起新的质变前,如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物价走出通缩、企业盈利增速出现拐点前,市场可能是突破前的蓄势过程,也有可能是预期分歧市场波动加剧的过程,但总体上仍然处于流动性推动和基本面好转共同支持的延续期,仍应该持偏乐观的态度。

  而国信证券也同时指出,流动性与估值是短期关注的重点。国信证券分析师汤小生表示,目前整个A股市场估值水平为21倍,考虑到200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盈利可能趋于零增长或者小幅负增长,则动态市盈率水平在22倍左右,对应的ROE水平在13%左右,估值水平基本合理甚至略现高估;从M2结构上看,3月份沪指由2076点到2371点加速上扬就是由部分滞留在银行的“过剩”流动性推动的。汤小生认为,未来宏观流动性依旧宽裕、但“过剩”趋于改善,流动性对于市场的边际增长贡献也将明显下降,但信贷若能维持5000亿至6000亿水平,流动性对于市场的边际贡献就不太可能为负。

  重拾升势需待复苏信号

  从数据上看,当前宏观经济与企业盈利触底回升的态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比较美国复苏期的市场表现,国信证券指出,市场未来较可能维持震荡走平态势,重拾升势需等先导性行业复苏信号。

  招商证券进一步指出,地产汽车等可选消费是经济周期里的先导性行业,受真实利率波动以及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影响较大。在抗衰退的过程中,名义利率首先做出反应,但由于物价仍在下跌,真实利率仍然偏高,但随着名义利率持续回落和货币信贷放松对通胀预期和物价的滞后效应逐步到来,真实利率会在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地产销售和价格指数会趋于回升。

  招商证券认为,一个行业趋势好转程度首先是从产销量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开始的,而不是价格的上涨。因此,产销量和产能利用率提升的改善程度是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值得超配的简单有效指标。

  不过,在4月份的冲高之后,A股市场分歧也在进一步加大,流动性也将再次成为影响A股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平安证券预计,前期信贷和投资快速放量增长的阶段已近尾声,未来的信贷增长将会平稳释放,流动性增速将大幅度减缓。申银万国则认为,5月上证指数的底部将继续抬高,主要波动区域为2400点至2700点。(记者 卢 荣 万 勇)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