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矿队最"惹眼散户" 两年暴赚10倍豪取亿元收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炒矿队最"惹眼散户" 两年暴赚10倍豪取亿元收益
2009年07月10日 10: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最“惹眼散户”出炉,组团出入矿业股豪取亿元收益 ———

  拍案惊奇

  无论股市牛熊,“最牛散户”们似乎总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且版本一再翻新。

  此次被挖掘出来的,是一个“最牛散户组合”。该“组合”冒着巨大风险重仓一只行走在退市边缘的垃圾股,在该股乌鸡变凤凰后,又做到无论股价如何飙涨都不为所动坚定持有,最终获取上亿暴利,成为2009年以来最抢眼的最牛散户。

  该最牛散户组合共5人,即李良贤、梁祖锴、原静、梁丽珠和陈乾志。截至2009年一季度,其中4人仍驻守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另一位虽被挤出十大流通股东门槛,但持股数量并无太大变化。

  -无惧退市“组团”重仓S*ST聚酯

  经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发掘,上述五位大户以组合的方式集体曝光,并因同时出入多只矿业股被称为“炒矿队”。

  2007年初,ST有色(600259)的前身S*ST聚酯因连年亏损面临退市,于1月30日正式发布股票暂停上市风险提示,公告发布当天S*ST聚酯跌停收盘。

  而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S*ST聚酯走势即呈现一边倒的逆势下跌,第四季度在上证指数涨幅高达52%的背景下跌去18%。

  但S*ST聚酯2007年一季报却显示,在包括机构在内的原十大流通股东悉数选择退出的情况下,梁丽珠等五人无惧退市风险,在2007年一季度大举介入该股。其中,梁丽珠持有122.87万股,排在十大流通股东第四位;其余几人持股84万至115万不等。

  -“炒矿队”两年豪取亿元

  在“炒矿队”冒险进驻后,S*ST聚酯就开始了漫长停牌。当然,后期的演变与众多重组股如出一辙。2007年底,S*ST聚酯被重组,重组方是2007年被广东省国资委列为五家“最能赚钱”企业之一的广晟有色。

  次年8月,证监会核准了S*ST聚酯的重组方案,随后将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有色。

  2009年1月19日,完成重组后的ST有色复牌,随即开始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自1月19日的6.60元,一路暴涨到3月31日报收16.19元,涨幅145%;第二季度再接再厉,6月24日摸高22.12元,区间最高涨幅高达235%。

  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炒矿队”笑纳了ST有色近30个涨停。

  据测算,五人2007年一、二季度建仓ST有色的成本不过1730万元,如果按照6月30日收盘价19.22元计算,这部分股份的市场价值高达1.13亿元,以上五位股东在ST有色上的浮盈已达9600万元。

  而除了ST有色之外,五位大户还同时出入另外两只矿业股广东明珠(600382)和ST金瑞(600714),且同样手法凶狠、先知先觉,获利不菲。

  -两拨“散户”关注同一牛股

  值得一提的是,驻扎在ST有色当中的还不仅仅是“炒矿队”一个组合。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还透露出另一最牛组合信息,是叶玉莲、王素芳二人。

  两位女大户不让须眉,战果同样显赫:两人今年一季度杀进ST有色,分别持有243万股、250万股,居该股第一和第二流通股东之位。截至3月31日,两人持股市值约7981万元;如果二季度依旧坚守,截至二季度末持股市值约亿元。

  除此,叶玉莲、王素芳还联袂出现在包钢稀土(600111)流通股东名单中,分别持有348.02万股和212万股,为包钢稀土的第三大和第九大流通股股东。

  据测算,如果叶、王二人今年以来才开始建仓,那么按照一季度ST有色加权均价10.56元、包钢稀土一季度加权均价14.95元作为两人的买入价格估算,两人在稀土概念股的炒作上大概投入了1.36亿元。而截至3月31日,两人所持有的两只稀土概念股的市值达到了1.85亿元。

  -公众追问最牛散户背后隐情

  A股市场的最牛散户层出不穷,“最牛组合”也不罕见。2007年有“刘芳、叶晶”夫妇,“唐氏兄弟”唐建纯、唐建平等;2008年有人称“阿昌”的沈昌宇携金小红、金顺法、徐菊仙等众多账户蛰伏中兵光电(600435),等等。

  最新曝出的上述五人“炒矿队”,以及“叶玉莲、王素芳”二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是掌握着特殊信息渠道的投资者,还是仅是私募基金的代用名称,或者上述二者兼备?悬念待解。

  但无论怎样,那些总能做到在重大利好前重仓杀入,永远“先知先觉”的最牛散户们的背后隐情,已经成为媒体追问的下一个话题。(齐雁冰)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