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产能迅速恢复重组开始提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钢铁业:产能迅速恢复重组开始提速
2009年08月13日 12: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连续亏损了8个月,钢厂从今年5月份开始扭亏为盈,伴随着钢价的连续上涨,钢厂产能也在迅速恢复。与此同时,困扰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开始逐渐突出。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7.94亿元,未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炼铁能力6840万吨,炼钢能力5798万吨,热轧生产能力6839万吨,线材生产能力1440万吨。

  业内专家表示,在钢铁产能已经过剩情况下,一些地方以淘汰落后为名,继续扩大生产能力,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而加快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应对产能过剩危机的关键。

  中小钢厂增产加剧产能过剩

  钢铁价格连续15周的上涨态势,极大地激发了钢厂释放产能的热情。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国生产粗钢26658.29万吨,同比增加324.18万吨,增长1.23%。上半年生产水平呈逐月提高的态势,其中,6月份日产粗钢164.75万吨。

  而去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已经占全球产量的38%。至去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6.6亿吨。“在国家刺激经济回暖的政策导向下,急于扭亏为盈的钢企不会放过任何市场机会,宁愿让利也不让市场,这令钢铁业产能过剩愈加严重。”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影响,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装备又重新开足马力生产。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非钢协会员的中小钢铁企业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66%。当月我国钢筋产量同比增长34.1%,线材(盘条)产量增长14.8%,中小型型钢增长32%,热轧窄钢带增长36.4%。

  业内专家表示,小企业在钢铁行业处于低迷的形势下超常发展,预示着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加大,钢铁市场今后可能进一步动荡。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统计会员企业同比减产3.25%,而非会员小企业则同比增产20.78%,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8.66%,上升到今年的22.26%。这种情况说明,工艺装备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先进生产能力受到抑制,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地方小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市场风险加速产业整合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应该谨慎看待10月份以后的市场,目前产能和产量明显不匹配,钢价上涨,钢材产量增加,但是下游需求并不明朗。据了解,目前上海地区热轧卷板的库存达到85万吨,而一般正常情况下的库存量应该是50万至60万吨。

  “产能释放冲动将透支产业链中有限的盈利空间,令风险加剧。”“我的钢铁”咨询部经理徐向春表示,除了增强上游铁矿石可控性外,更要加快钢铁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数目众多,全国现有粗钢生产企业超过500家,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企业的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8.5%,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排名前4位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60%至70%以上。

  实际上,早在2005年国内钢企间的资产整合就已开始提速,2008年钢铁行业更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浪潮。2008年3月,济钢和莱钢正式合并为山东钢铁集团,几乎是同一时间,国家发改委发出批示:武钢加快柳钢的联合重组,制订重组方案。此外,民营企业间的整合也在不断加速。

  最新消息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条例》目前已经成稿并进入最后的修改阶段,将于今年9月出台。据相关人士透露,条例将贯彻《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积极推进钢铁业进行联合重组,同时在整合过程中将凸显国家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意图。

  责任落实是关键

  “但是很多兼并重组进展并不顺利。”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认为,关键是联合重组的决策人和实施人责任落实不到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出资人是国家行政部门(中央和省、市、自治区政府),因此联合重组的责任必须由政府部门承担,必须有规划、有目标、有政策措施、有责任落实,才能真正加快起来。

  吴溪淳表示,年产500万吨钢以上企业的联合重组或以年产1000万吨以上企业为核心的兼并联合重组,对于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具有决定性作用。而钢铁企业的领导层在推进企业兼并联合重组中,应从大局出发,积极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负责。而在整合过程中,特别是不同所有制的整合中,应该合理解决劳工问题,避免纠纷。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钢企人士表示,要积极推进市场化的整合,而非简单的政府“拉郎配”,鼓励不同所有制、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政府应该设计好不同所有区域的利益均衡机制。此外应该防止整合后的企业盲目新上项目,重复建设,逐步缓解产能过剩现状。(记者 杨烨 实习生 袁洁媚)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