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对复苏充满信心 网商10年突破6300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小企业对复苏充满信心 网商10年突破6300万
2009年09月10日 15:0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研究显示,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群体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阿里巴巴平台上接受调研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内中小企业主对行业全面复苏满怀信心。

  2009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仍然持续上升。网货正在成为一种主流化的商品,一些主流的品牌厂商也纷纷加入了网货大潮。网货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制造”,2009年网货的勃兴使得此前只服务于国外市场的“中国制造”开始大量进入内贸市场,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网货的发展。

  2009年度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峰会、第六届网商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2日在杭州召开,期间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将发布《危机与变革——2009年度中小企业主主题报告》。

  研究显示,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并成为世界工厂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群体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阿里巴巴平台上接受调研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内中小企业主对行业全面复苏满怀信心。

  该报告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中小企业主为研究对象的调研报告,展现了2009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和趋势。报告定量研究的1565个调研样本来自近30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建筑建材、车辆配件、制造加工机械、服装服饰、纺织皮革、家具饰品、家居用品、工艺品、化工等数十个行业;直接被访人群90%集中于中小企业总裁/总经理/CEO、营销部高级主管、市场部高级主管等关键职位。

  中小企业主对行业复苏满怀信心

  来自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1565个样本的数据表明,仅有19.7%的中小企业主认为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另有4.9%认为影响严重,其余大多数企业主认为企业所受影响较为“一般”,甚至毫无影响。

  研究发现,受访中小企业主对全面复苏充满信心,71.8%的中小企业主认为所在行业会在一年内全面复苏,其中32.9%的中小企业主认为这个时间点就在2009年下半年,32.3%认为这个时间点是2010年上半年。此外,6.6%的中小企业主认为所在行业早在2009年上半年已经全面复苏。

  调查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订单减少、资金回笼放缓、影响员工信心、库存和坏账五个方面,且各个行业之间相差很大。2009年上半年,36.2%的受访中小企业销售额同比2008年有所增加,30.4%的中小企业销售额基本持平。

  报告分析认为:面对海外市场的巨变,中国中小企业表现出了在复杂市场上的强大生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对新兴市场的开拓能力,以及对质量、性能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的把握能力。

  信贷支持是摆脱困境的信心源泉

  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研究发现,出口型的中小企业掘金内需市场最主要的困难来自渠道和资金。在面对内需市场时,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短板显露出来:市场推广费用有限、品牌知名度低、缺乏高级营销人才、各渠道商对企业产品的接受度低。这使得中小企业主开拓内需市场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这一变化体现为联合、兼并,也体现在集群化的趋势上。这对中小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升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在发展方向上也将出现明显的差异。

  众多受访中小企业主认为,目前最突出的困难来自于资金回笼放缓导致的资金链紧张,因此信贷支持是企业最需要的帮助。2008年底以来,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信贷创新(比如阿里巴巴与银行业协作推出的网络联保贷款等创新),成为中小企业主摆脱困境的信心源泉。

  中小企业主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战略

  报告发现,中小企业主应对危机的微观策略主要包括:“内外兼修、大小通吃”拿订单;多渠道营销创新求生存;痛下决心走品牌之路;应用电子商务,使自身具备快速应变能力和高度适应能力——事实上,电子商务已成为众多企业主应对危机的“诺亚方舟”。

  受访中小企业主应对危机的宏观策略主要包括:整合创新,在高性价比的中端产品上发力;发掘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寻找新兴市场。

  来自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主认为,商业环境的变革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掌控这些变革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的中小企业可能具有以下特征:从外包到众包,模式变革推动中小企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运营变革,企业形态与结构的重构;“做活”将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理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