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六十年:跨越天堑描绘“长虹卧波”胜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中国六十年:跨越天堑描绘“长虹卧波”胜景
2009年09月29日 0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南京九月二十八日电 题:跨越天堑描绘“长虹卧波”胜景

  中新社记者 徐金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今日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合龙现场,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挥毫写下的豪迈诗篇,始终萦绕在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梅权的耳际。他说,六十年来,建桥人没有辜负国家与人民的重托,正用自己充满智慧的双手,在江河湖海等天堑之上描绘出一道道“长虹卧波”的胜景。

  梅权介绍,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以及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就连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让国人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杭州钱塘江大桥,其承包商也是比利时人。

  新中国诞生不久,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中共中央决定打通长江天堑,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一九五0年夏,第一支桥梁勘测队伍进驻武汉勘测桥址。一九五三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武汉大桥工程局(今“中铁大桥局”前身)成立,来自中国各地的桥梁建筑专家、学者云集武汉龟山脚下、莲花湖畔,他们从桥梁科研入手,拟定选址和桥式方案,精心钻探、设计,探索在长江上修桥的方法和规律。

  一九五五年,举世瞩目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建设拉开帷幕。面对水深流急的长江和江底泥沙砾石夹杂的困难局面,中国大桥工程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创造出当时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尚无先例的新型基础结构和新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全桥结构无裂纹、基础施工无断桩、百万铆钉无松动、外观质量达一流的建桥质量。

  两年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长江天堑变通途,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成为中国建桥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从此拉开国人跨越天堑的序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经济遭受暂时困难,中苏关系恶化外国专家撤走且没有没留下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中铁大桥局依靠中国人自己力量,建成第一座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该桥不仅曾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而且成为国人“自力更生”精神的代名词。

  “中国桥梁建设每迈出一小步,都标志着科技前进了一大步”,梅权说,此后长度与跨度均超过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的九江长江大桥,刷新了中国十四项建桥记录的芜湖长江大桥,在跨度、车速、载荷、宽度等方面创造了四项“世界之最”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再到今日合龙且具有体量大、跨度大、荷载大、速度高等显著特点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无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水准。

  经过六十年的洗礼,中国大桥建设者已可以独立地在大江大河上修建大跨径桥梁。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PC连续钢构桥,如同一道道彩虹横卧水波之上,一道道世界级建桥难题迎刃而解,一批批建桥人才相继涌现。

  在跨越长江天堑后,中国建桥者将目光瞄向了海洋。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铁大桥局参与了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同时,还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先后在缅甸、孟加拉、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安哥拉、土耳其、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扬名国际建筑市场,进而跻身全球十大桥梁承包商之列。

  迄今为止,中铁大桥局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一千一百余座大桥,总里程一千二百余公里,相当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其中,长江(宜宾岷江口至上海入海口)上已建和在建的七十六座桥梁,七成以上出自中铁大桥局之手。

  梅权表示,中国桥梁建设事业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人都曾多次到建桥工地视察、指导。(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