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下乡"动力不足 外资行乘虚"跑马圈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四大行"下乡"动力不足 外资行乘虚"跑马圈地"
2009年11月09日 11:0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来在农村市场占据优势的“四大行”在“下乡”政策前却裹足不前;相反,外资银行却“乘虚而入”,图谋“跑马圈地”。

  外资银行很早就嗅到了“下乡”的商机。第一家汇丰村镇银行2007年12月在湖北随州曾都开业,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广东恩平等村镇银行相继开业。据统计,汇丰已开设了5家村镇银行和一家村镇银行支行,仅次于国家开发银行的7家。而韩国友利、花旗、渣打等外资行也纷纷在中国农村地区“安营扎寨”。

  同时,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00多家村镇银行中,有80家由地方中小银行发起设立;14家由国家开发银行、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6家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

  而四大行却姗姗来迟。2008年8月,农业银行在湖北汉川设立村镇银行,开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设村镇银行的先河。记者发现,至今,仅农业银行在湖北和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了两家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在湖南桃江设立了一家村镇银行。

  “外资银行迅速在农村乡镇扩张的原因在于,看到了中国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谁先进去,谁就占了先机。”黄筱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外资银行重视发展战略,注重开拓新的市场。可以说,目前外资银行主要用意是在树立形象,打造品牌,‘跑马圈地’。”

  而四大行对于农村市场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建立农村金融市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少。在市场引导的原则下,自2000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纷纷撤离农村,甚至中国农业银行在2006年7月被叫停前,也悄悄地从部分县域撤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道。

  然而,这种“重城轻乡”的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关键还在于,四大银行在城市中的业务已经可以使其获得相当大的利润,而且这部分利润相对稳定。外资行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很难撼动四大行在城市中固有的业务范围,所以必须另辟蹊径,寻求发展。”某股份制银行支行的负责人张女士这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张女士也坦言道,银行始终是逐利的,是“嫌贫爱富”的。银行60%—70%的利润来自对公业务,如果去乡镇设立村镇银行,主要面对的是农户个人,风险明显要更大,而利润回报肯定相对要低得多。

  她说,银行连城市内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都不是很愿意做,下乡的动力不足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现在两亿多个农户,真正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信贷服务的大约占到1/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提供了几个数据,“根据我们调查,有融入资金需求的农户大约占到了60%。这些想借钱的农户有40%以上没有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借到钱。”

  “这种情况和前几年金融机构发展政策导向有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可否认,农村金融还是有一定前景的。但是,前期的开发投入是需要一定成本的,而利润短期内也很难见到效益。而大部分银行都已经是上市公司,公司的股东看重的是利润回报,看重的是赢利情况,经营者要向股东交代,所以设立村镇银行必然要多方考量。”张女士说。

  郑风田认为,不能因为农村成本高,风险大,就不去做;占有资源优势的国有银行不去做这部分工作,让谁去做。

  “如果农村金融市场让外资银行唱主角,这对农村经济和国内金融机构的发展都极为不利。”黄筱峰表示。

  黄筱峰认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正朝着全面开放的方向发展,我们不可能总是限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所以国内金融机构要注重提高战略意识。而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完善,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从政策、法律层面多管齐下,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村、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魏珍妮)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