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香蕉每斤1.4元变0.2元 蕉农叫苦不迭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广西香蕉每斤1.4元变0.2元 蕉农叫苦不迭
2009年12月07日 10:4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价低伤农,这个一直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难题又在南方上演,这次“受难”的是广大蕉农。

  10月份广西香蕉大量上市时,收购价略低于去年,进入11月后价格急剧下跌,从每斤1.4元直降为0.2元。这个巨大的转变正是由于那场来得稍早的北方大雪和南方寒流。

  “大雪和寒流仅仅是契机而已,真正的症结在于种植香蕉的蕉农规模太小,也太过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一家一户的蕉农不可能把自己的香蕉运到北京等市场来,因为成本太高。他们只能依靠中间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郑风田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广西的香蕉价格已经急速下跌,但北京市场上的香蕉依然属于“奢侈品”,并没有想象中的回落。其中大部分利润都被中间商拿走了,流通暴利现象十分严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宏观研究室主任李宁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蕉农对外依赖度确实太高了,不仅要依赖于市场环境、运输环境,还要依赖于中间商。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蕉农都会受到损失。而且,与可深加工农产品不同,香蕉是直接进入市场的,销售渠道也比较单一,蕉农的选择也相对更少一些。”

  对于这种现象,郑风田给出的解决办法是蕉农要规模化,他说,“如果蕉农呈现出规模效应,有了自己的流通体系,香蕉从树上到市场的利润将由农民自身享有,而且没有了中间商,香蕉的最终销售价格会有较大的回落,对于扩大市场需求也十分有利。”

  李宁辉的建议是,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蕉农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便增强蕉农的市场运作实力。

  “蕉农成立香蕉专业合作社,范围可以是一个村,或者一个乡。形成规模后,蕉农们可以留下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生产,再分流出一部分人专门跑销售。他们专门了解和收集周围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市场信息,通过价差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样也可以避免被中间商层层 ‘盘剥’。”郑风田说。

  蕉农成规模之后,专业合作社就可以调整同区域的农产品错开上市时间,据广西南宁市农业局副局林向阳介绍,随着“三避”技术措施在香蕉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香蕉果实通过双层套袋可防晒防冻,秋植香蕉幼苗盖双层膜可安全越冬等先进技术已走进千家万户,调整香蕉产期并非不可能。如此一来,还可通过瞄准市场空当、填补市场空白期的机遇,达到巧夺市场的预期效果。

  除了蕉农的自我努力之外,各级政府也要作更多的工作。南宁市的调研人员建议,地方农业、商务等部门应该帮助蕉农开拓外地市场,比如在主销城市开设农产品销售窗口,积极组织企业或商(协)会参与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果品推介会,提高广西香蕉水果知名度;在主产区建成1—2个较大型的香蕉等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龙头企业香蕉市场价格定位及诱导作用,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做强做大香蕉产业化升级。

  “地方政府需要做的还有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引进资金、引进企业来做农产品加工。出现大量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滞销的时候,可以有加工企业进行加工或收藏,来缓解鲜果销售的巨大压力。”郑风田说。

  除此之外,针对农民抵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国家还应该推出政策保险。 “在单纯商业性农业中,农民太弱小了,风险很大,只靠商业保险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必须由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才能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应该从惠农资金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与保险公司合作设立政策性保险。”郑风田表示。(王超)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