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调整最大跌幅接近"5•30" 继续暴跌空间不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本轮调整最大跌幅接近"5•30" 继续暴跌空间不大
2009年08月20日 08: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市场恐慌情绪刺激下,昨日沪指再拉百点长阴,痛失2800点。目前,本轮调整最大跌幅已接近“5·30”水平,近6成个股失守半年线,此前大涨的资源类及强周期品种受灾最深。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大盘经过连日超强幅度的下挫,短期下探之势已近尾声。

  收盘跌幅超“5·30”

  同样是在牛市行情中出现的急跌,本轮调整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两年前的“5·30”行情。截至昨日收盘,在自8月4日以来的12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已累计下跌691点,收盘跌幅达到19.6%,超过“5·30”中收盘累计13.1%的跌幅。而从最大跌幅来看,本轮调整累计最大跌幅也达到20.3%,与“5·30”中21.5%的最大跌幅十分接近。

  尽管幅度相当,但两轮行情仍有较大区别。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从估值角度看,“5·30”时市场平均市盈率41倍,而本轮调整前市场平均市盈率29倍,泡沫程度相对较小。从市场表现来看,“5·30”时市场以跌停为特点,部分股票更是出现了超过3个交易日的跌停,而本轮调整表现为先阴跌,后急跌的形式。从政策环境来看,“5·30”是政策强烈打压,而这次监管层则是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对市场进行调控。

  此外,从下跌个股的结构来看,两次调整也有不同。业内人士指出,“5·30”行情中垃圾股跌幅最大,但包括云南铜业、广船国际、中国石化、浦发银行、金地集团等部分大盘蓝筹股不跌反升,期间累计涨幅超过10%。而记者统计显示,在本轮调整中,大盘蓝筹股成受灾最深的板块,逆势上涨的品种以中小盘股为主,集中在医药、食品、零售等板块。

  东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毕子男认为,在此前的上涨中,市场对于宏观经济预期过于乐观,资源类和强周期品种受到过度炒作,而当实际形势令预期落空后,市场就出现了反向运动,前期股价严重透支的资源和强周期股跌幅自然会更大一些。

  近六成个股破半年线

  今年2月4日,沪深股指回守半年均线上方,当日沪指收盘报2107.75点,经过半年的持续上涨,到8月4日沪指上摸本轮反弹最高点3471.44点,此间大盘涨幅达到65%。而本月5日启动本轮暴跌以来,短短11个交易日,沪指跌幅就达到20%,近两个月的反弹成果被悉数抹杀。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2785.58点,距半年线2728.09点不足60点;深证成指报11209.93点,距离半年线10648.5点仅561点,与昨日下跌点数相当。而中小板综指已率先击穿半年线,昨日收于4027.06点。

  与股指半年线岌岌可危相对应,据统计,以复权价格计算,此轮深跌已让近六成在交易个股跌至半年线下方。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占比58.9%的个股已跌穿半年线。据聚源数据统计,本轮下跌以来,约五成五个股跌幅超过20%,其中近60只个股跌去30%,国兴地产、金宇车城、北方国际、博盈投资等个股此间跌幅最深,均超过34%。

  继续暴跌空间不大

  连日重挫后,市场是否还会继续暴跌呢?多数分析师认为可能性较小。联合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近期市场持续杀跌的幅度之大已经超出预期,尽管在恐慌情绪的推动下市场动荡不会立即结束,但继续杀跌显然已不明智。

  申银万国认为,市场本轮快速下跌以来,技术上已显示出严重超卖,此时出现反弹的概率很大,但由于大幅下挫后股市运行的前景并不明朗,能引发市场走势大逆转的外在因素也没有出现,因此要形成有一定力度的反弹也很困难。

  北京某大型券商的策略分析师则提到,近日伴随股指下跌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表明投资者持币观望态度逐步占据上风,“前期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使不少投资者进入市场‘淘金’,但近十个交易日的猛跌,又让包括机构在内的相当规模的投资者重新套牢,600点的跌幅面前,惜售心态也会比较明显。”他说,预计短期内股指盘中震荡力度、跌幅都会减轻,超跌过后市场也会出现技术性反弹,但他提醒投资者,在市场方向不明、人心暂且不稳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抢反弹,以免造成损失。 (记者 马婧妤 见习记者 钱潇隽 )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