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股市资金面:关系真很密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正确解读股市资金面:关系真很密切
2009年09月12日 15:38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周迎来又一个大盘股——中国中冶的巨额融资,但沪深股市并没有出现下跌。历史和现在的事实一再表明,将股市涨跌和新股发行机械地联系起来的老观念该变一变了。

  大盘股发行

  股市就要下跌

  8月份沪深股市暴跌,上证指数下跌了21.8%。月K线今年首次收出阴线,而且是15年来第二大的月跌幅。股市暴跌,人们总要去找原因,新股发行就理所当然被很多人认为是下跌的原因,这是多年来人们的习惯思维。

  然而,将股市下跌完全怪罪于新股,实在是个误区。很多人觉得大盘股发行前一天,大家要抽出资金认购新股,因此大盘下跌难免,真是这样吗?我们看看历史数据,2000年以来首发融资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3家,申购日前一个交易日下跌次数只有7次,概率只有30.43%,但上涨达到16次,概率达69.57%。与此同时,申购日的A股市场上涨次数达19次,概率更高达82.6%,就是说,在超级大盘股发行时,大盘实际上大部分是上涨的,巨额融资对市场走势几无影响,根本不存在大盘股发行股市要大跌的情况。

  本周也是这样,周三是中国中冶发行申购日。该股发行35亿股A股,每股发行价5.42元,融资189.7亿元,规模不小。但本周二上证指数没跌,反而上涨了1.71%,周三也上涨了0.54%。以上数据均显示,大盘股发行,对前一天和发行当日的大盘走势没有影响,大盘仍按原有趋势运行。

  我们再看一个阶段里大盘股发行和大盘走势之间的关系。上海股市的大盘股大部分发行于2006年至2007年10月份,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这段时间沪深股市一路上涨,上证指数从1000多点涨到6000点,并未受大盘股发行影响。即使到目前为止融资额最高的中国神华、中国石油(融资额均超过660亿元),集中发行于2007年10月份,也没引起市场恐慌,那个月反而创出6124.04点的历史新高。而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底,沪深股市一路暴跌过程中,大盘股的发行量非常少,仅中国太保、中国铁建等少数几只发行,但并没阻止大盘下跌。即使停止新股发行,也没有起到止跌的效果。

  数据还告诉我们,大盘股发行数量的多和少,与大盘涨跌呈现正向关系,即大盘股发行量大,反而大盘上涨,大盘股发行少,大盘下跌居多,与一些人凭空想象的多发大盘股股市必然下跌完全不同。今年同样如此,今年IPO重启后,上海股市2只大盘股(四川成渝、中国建筑)发行于7月份,这个月沪指冲上了3000点大关,月涨幅达15.3%,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月涨幅。反而是今年8月份的暴跌,上海股市仅在8月4日发行1只大盘股(光大证券),而当天上证指数还创出3478.01点的反弹新高。

  所以,将股市下跌怪罪于大盘股发行,实在是毫无道理。

  银行贷款少了

  股市就缺钱了  

  之所以一些人没有正确认识新股与大盘的关系,简单地形成巨额融资将打压股指的印象,主要是缺乏对股市估值等内在性因素的研究,想当然地认为一级市场的申购将分散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从而对二级市场形成挤出效应。

  很多人十分注重对股市资金面的研究,这当然很重要,是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于资金的研究切不可机械,一定要全面而客观地理解。

  现在,一种普遍的研究是将每个月银行新增贷款与股市涨跌直接挂起钩来,这种研究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有,因为这种研究的前提是银行贷款全部进入了股市,是很片面的。在中国股市,究竟有没有银行贷款用于炒股,有多少贷款进入股市,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人说得清楚,以此来判断股市的涨跌是很可笑的。比如,今年7月银行新增贷款环比急剧下降,但这个月沪深股市的成交额却创出历史天量,上证指数月涨幅也是今年最大,该如何解释?

  如果对银行业务了解的人都知道,银行新增贷款的量一直集中于年初释放,一方面以前有额度管理制度,到年底无法放贷的对象只能集中于下年初发放;另一方面,银行放贷当然年初放比年底放好,因为可以多收利息,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息差,早放贷款多收利息可以增加利润,何必放到年底才放?所以,往往是一季度就将一年新增贷款放得差不多了,今年由于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二季度新增贷款依然很高。但是,银行放贷增加还需要存款的增加,而存款不可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所以,下半年新增贷款的减少是很正常的,不存在宏观政策变化的问题,与股市涨跌更是没有任何联系。

  股市有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与银行贷款的增减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比如,多年来,银行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1月份和一季度,而在沪深股市中,无论是1月份的成交额还是一季度的成交额,基本上都不是一年中最大的量。上海股市中的天量,往往出现在年中,比如1999年“5·19”行情的天量在6月份,2007年的天量在5月份,今年天量在7月份,这些月份都不是银行贷款的天量时期。

  另外,所谓天量天价在历史上也不存在。比如,1999年“5·19”行情时,当年6月份是历史天量,但是当时上证指数还没有突破2000点,而2000年突破2000点创出历史新高的时候,月度成交额均低于1999年的6月。同样,2007年6月上海股市再创历史天量的时候,上证指数只有4000点左右,后来冲上6000点的这波行情,月度成交量也低于2007年的6月份。

  所以,要做好股票,不必对于银行贷款之类的分外事太在意,而要多研究股市的历史。

  资金和股市

  关系真很密切

  事实上,股市从来就不缺资金。而且,不说机构,就是民间的资金实际上也非常庞大,如果统计一下那些上榜席位以及年报、中报中前十大股东中的个人投资者,就会发现市场资金真的很多,根本不用担心。像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其资金量就十分惊人,有人根据其新股卖出数量估算,光认购新股的资金可能就要100亿元。

  问题不在资金,而在于这些资金愿不愿意进入股市,这才是决定股市涨跌的根本性因素。只有股市具备投资价值,大资金愿意进入股市。那么,成交量就会放大,股市也会一路上涨。

  事实上,历史上几次大涨,都是因为股市跌到低位,跌出投资价值,此时,成交量就会放大。比如,2005年股市非常低迷,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就是这一年成交的股数实际上已经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成交额不是历史最高,是因为当时股价很低,股票数量买得多花的钱却不多,这说明什么?显然是有先知先觉的资金一年里在默默地吸货,这为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打下了基础。

  因此,关心资金多少,不如首先要关心股市有没有投资价值。同样,股市下跌也是因为市场内在因素,而像巨额融资这种外在因素,并不是大盘调整的罪魁祸首,所谓发行大盘股的挤出效应,属于子虚乌有。

  当股市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发行新股是很平常的事情。中国A股的市场规模已位于全球前三位,不应该为发个新股而大惊小怪了。实际上,今年新股发行恢复以来,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而且,申购新股的资金一直比较稳定,无论大盘股还是小盘股,每次网上申购资金大约在3000亿元至10000亿元,这次中国中冶的网上申购资金今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然而本周沪深股市依然收阳,没有对大盘产生巨大冲击。新股上市经历前期暴炒失败后终于回归理性,本周上市3只新股首日收盘平均上涨54.96%,没有被狂炒。上周上市的几只新股由于价格较低,反而出现较好涨幅,周三,4只上周上市新股中,有3只涨停。

  我们相信,随着市场日益成熟,大家对于新股的态度也会以更加平静的心态接受。(记者 连建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