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将至 国际板成为纸老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虎年将至 国际板成为纸老虎
2010年02月10日 13:3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虎年将至,资本市场新年纸老虎出炉——以回归红筹股为基础的国际板。

  近日,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莫斯科参加一论坛时表示,上证所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板,以吸引全球最好的公司到上海来上市,有关规则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制定完毕。

  上海方面的迫切心情与实际操作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今年才制定规则,很难想象今年能够推出国际板。

  推出国际板,最大的风险是国际板的异化。为了应对人民币外流、养肥境外公司的指责,所谓的国际板业已成为红筹板的另类表述。

  国际板推出后,很多人担心原来专为内地公司圈钱而设的证券市场肥水流入外人田。最典型的言论是,如果汇丰上市成功,等于掳走二十座南浦大桥。在目前A股市场畸高市盈率发行新股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准予外企国内上市会极大影响A股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让已经不堪重负的中国证券市场又多了一个国际“提款机”。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中国证券市场没有融通作用、没有回报功能,上市就为圈钱两字。与其让境外公司来圈,还不如让境内公司圈,虽然是不肖子孙,毕竟是自己人。

  推出国际板可能加快上海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步伐,越来越依赖内地政策资源的香港方面的紧张可想而知,延迟上海国际板推出的时间,对于香港有利。内部对金融中心的争夺,辅之以市场对扩容与海外企业对扩容的恐惧,推出国际板这一金融难题正在成为思想难题。

  为了减小推出国际板的阻力,让国际板为自己人服务,上海方面正在变更规划。2月4日,神秘的上证所相关人士透露,从摸底情况来看,红筹回归可能会成为国际板的主体力量。他同时提及,证监会等有关部门拟定的红筹股回归发行股票标准,总体来说可能比较高,现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407家红筹股公司中,符合要求的可能只有38家。为此,上证所已向证监会提出了建议,希望降低红筹回归的标准,按照上证所提出的方案,可能有180家红筹公司符合要求。

  按此思路,国际板很可能异化为另一个红筹板。红筹股回归,说白了不过是在境外注册的大型国有企业借国际板在内地二次上市。红筹公司的中国联通,早在2002年9月就回归A股市场发行股票了,而中石油、神华、建行、中人寿、中海油服等,也早就已经溢价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

  上述公司回归之后,没有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革命性变化、制度性变革,最大的功能是使上海成为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源集聚地,做大了内地证券市场的容量,给股指期货准备了技术条件。H股、红筹股回归,让享受了低价发行的境外投资者,借助H股、红筹股回归之际拉高股价,搭上内地市场定价溢价的顺风车。而中石油回归之后,大盘蓝筹股真正成为秤砣,不断融资再融资,现金红利一落千丈,股指再无泡沫之忧。让已经有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红筹股在国际板上市,不过是改头换面,把土鸡包装成火鸡,弄个泡沫溢价而已。

  要不要推出国际板、推出怎样的国际板是个战略问题,而不是应该陷入短期的投机陷阱,甚至用来维持上海或者香港的金融中心花架子。国际板应达成如下目标:一是吸引全球优质上市资源到中国上市,让中国投资者分享境外上市公司的红利;二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三是以境外上市公司的规则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改进。

  我们夸大了国际板的风险,让汇丰控股等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上市,所筹资金用于境内市场拓展,不存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这一最大的麻烦,国际板规模大小可以由中国市场规则制定者控制。真正的风险是境外法人金融机构解决了人民币不足这一瓶颈,将对境内金融机构造成严峻的挑战,竞争将更加激烈。护犊情切的监管层是否愿意在境内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坏账风险增加的情况下,立于竞争市场的风口浪尖。

  除了在中国有业务、有市场的企业,如果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其他境外企业对在中国上市兴趣不会那么大。这从人民币结算可以一窥人民币受欢迎的程度。根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1月15日,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金额40亿元,出口约9亿,进口31亿,远远低于预期。日本国际板试验非常失败。2004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彻底改革外国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制度,取消外国部,对外国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一视同仁,以促进更多外国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人民币流通性、投资品种与日元不是同一数量级,以为国际公司会哭着喊着到中国上市是一厢情愿。

  笔者支持推出国际板,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改良,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腾出空间。如果国际板异化为红筹股的二次圈钱机会,笔者将持反对态度,并转而希望中小板、创业板能够壮大,以扶持中国的民营经济与高科技企业。(叶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