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报告定调扩大融资 A股流动性面临考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政府报告定调扩大融资 A股流动性面临考验
2010年03月15日 10:11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提出了7.5亿的信贷指标。继09年“保增长”政策基调之后,今年政府政策“稳”字当头,防止经济过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府的工作报告基本符合预期。然而,“适度”二字还是引发了市场的种种猜想,这种猜想在股市上将有何表现呢?

  信贷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在提出GDP增长8%左右经济发展目标时,温总强调要好字当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年宏观经济数据总体向好,保八过后,政府重点防止经济过热。从物价情况来看,防范通胀,尤其是资产泡沫的出现。

  2008年我国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9年经历了一个宏观刺激的保八年。过去三十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基本上维持在10%以上,从经济周期上来看,未来GDP增速回落到7—8%属正常现象。

  “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7.5亿的信贷目标与之前大多数学者专家猜测的7-8万亿基本一致。这两个指标虽然都低于去年实际执行结果,但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联系到去年两会提出全年信贷指标是5万亿,结果全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国盛证券分析师程荣庆指出:“这个规模可能会根据形势有所调整,如果CPI走势较理想,信贷规模就会大一些,相反就会小一些,但最小也不会低于7万亿。从一季度的CPI情况看还是比较理想,央行一季度应该不会加息,二季度CPI如果不高,加息的可能性估计也要到季度末才会实施。”。

  资金面压力不容小视

  总理的报告中提到,今年将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央票发行规模扩大,IPO,大小非减持,多种融资再融资方式使得A股的资金面压力不容忽视。

  今年1月份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650亿元,2月份净投放5390亿元,3月份公开市场将有到期资金7760亿元。农银汇理基金表示,3月份央行回笼资金的压力比较大,不排除有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3年央票的可能。

  关于今年的直接融资需求,农银汇理基金经理郝兵分析说,今年M2的增速是百分之十七点几,对应的是信贷增量,折算为M2的增量,我们判断今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今年我们的再融资需求,包括IPO,就是直接融资的需求在8000亿-10000亿之间。

  诺安基金认为,今年前两月公开市场净投放近6000亿元,仅凭法定存款准备率两次累计上调1个百分点不足以回收,央行后续操作值得警惕。无论央行出于回笼资金还是管理通胀预期的考虑,该品种重启发行的概率均上升。

  今年市场迎来全流通的第一个年份,到年底,A股市场总市值90%要实现流通。全流通带来的是大小非持续减持的问题。“按照过去我们对大小非的减持比例是大非7%左右,小非4%左右,按照这个比例,我们今年大小非减持对资金的流出预计是1500亿左右。”郝兵称。

  反观资金供给面,从整个基金的发行规模和净申购和赎回的情况来看,今年基金的发行规模将维持在和2009年相当的水平。

  此外,在财政政策上,政府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央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综合流动性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情况,今年流动性是比较负面的。

  A股或成震荡平衡市

  从估值水平来看,虽然目前合理,处于一个历史平均水平,但是这个历史平均水平也可能出现继续下调的趋势。从沪深300的静态估值水平来看,如果2009年净利润增长在20%,2010年有25—30%的水平判断,2010年上证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应该是23倍左右。

  宏观经济数据向好决定了今年市场下跌的空间不会很大;然而,资金面的压力也将抑制市场上行的空间,总体上,A股将可能维持一个震荡平衡市。综合流动性、估值水平、宏观基本面和政策三方面来看,诸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今年的投资热点不会是全局性,而是局部性结构性的。

  在投资策略上,郝兵认为,基于周期判断的自上而下的行业轮动将让位于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寻找那些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持续保持高速成长的中小市值公司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股票市场投资的正确选择。(林王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