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首日仅万户参与?散户行情难撬动股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股指期货首日仅万户参与?散户行情难撬动股指
2010年04月13日 10:1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按照这样的速度,到股指期货真正推出之日开户的数量应该只在接近七千户的水平。”首创期货副总经理程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从各方汇总来的信息显示,目前已经开户的股指期货投资者仍以个人客户为主,由此来看,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将主要呈现出散户行情的特征。

  散户行情至少意味着两重含义。第一,市场有可能呈现出较少资金即导致期货价格波动的情况。第二,参与资金较少意味着股指期货至少在推出初期对现货的价格引导功能不能够得到完全发挥,从这一点看寄望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形成有力的正面刺激并不现实。

  股指期货大户成主力

  从信达证券的统计数据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散户行情恐怕不可避免。自从股指期货上市日期宣布之后,开户数量呈现明显的增加态势,日均增量为100户以上。从实际开户情况看,从2月22日开始接受股指期货投资者开户到4月6日,开户数量总计在4300户左右。

  信达证券估算,按这个速度,到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时,开户总数应该在1万户以内。而程功也表示,首创期货目前开户数量不足百人,预期股指期货上市时总的投资者数量在六七千户。

  在目前开户的客户中,90%是来自商品期货市场的个人客户,机构客户仅占约2%,主要以资产管理公司名义注册的非阳光私募为主,其中以从事套利交易为目的非阳光私募又占据很大一部分。对于那些更具有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由于相关监管方面还没有正式出台相应政策,股指期货上市初期,估计难以参与。

  也就是说,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决定股指期货合约走向是那些在商品期货上历练多年的个人投资者。“这些客户的资金实力以100万元到500万元这个档最多,个别客户达到千万元以上。”程功表示。

  上市初期或为散户行情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介绍,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股指期货投资者结构看,由于在推出初期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办法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散户成为市场的主导。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的情况与之类似,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初无疑会呈现出散户行情的特征。

  信达证券认为,股指期货上市初期主要的投资者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买卖股指期货的投机者,主要是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强、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个人及部分以私募基金为主的机构,是市场上最活跃的份子;第二类是进行套利的机构投资者。其中,第一类占比较大,在国外,投机者交易量占比在50%以上。在国内,很可能达到80%以上。

  信达证券认为,在短期而言,初期期指价格可能会更多出现偏离合理定价区间,可关注套利机会的出现,并维持短期操作思路。

  按照500万元作为股指期货投资者的平均投资规模来估算的话,股指期货推出之时场内资金最多不过500亿元,大约是几只公募基金的规模。“市场资金就那么一点,不需要多少钱就可以让期指上涨,所以初期投机的应该不少。”四川某资深期货操盘手如此分析道。

  程功则持相反的意见,“从管理层的表态可以看出,政策层面对于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市场稳定的要求还是很强的,政策的指向之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独特的、爆发性的行情出现,这对新近的投资者也有好处,可以逐步适应。”

  不完全的价格发现

  “市场越成熟、参与者越多、参与群体越广、交易越活跃、资金量越大、品种越成熟,期货对于现货的定价和价格指引的功能越强大。”程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理论上讲,期货有着避险、价格发现和投机的三大功能,其中近期最为热门的就是期货对现货的价格发现,亦即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对于指数现货走势的影响。

  “不过,期货定价功能是逐步地发挥出来的,不会一蹴而就。”程功表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参与资金不够,沪深300指数现货的走势不会一下就跟随股指期货走势。”

  上述期货操盘手也表示,“几千人的队伍不可能引导几万亿市值的现货市场,股指期货对蓝筹股形成影响还需要时间。”

  近期的市场似乎也在印证这样的观点。蓝筹板块在股指期货推出逐步明朗的过程中确有几波比较明显上涨,但在股指期货即将上市的本周,蓝筹股却冲高回落。

  “股指期货在刚推出的时候对指数现货的走势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毕竟现在参与的人少,要等待大规模套利套保资金的介入,这也需要一个过程。”程功表示。

  “股指期货只是价格的一个先行发现者,但不改变趋势。”巴曙松在某论坛上表示。( 刘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