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成网民看好非洲崛起 半数认为非洲是中国盟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近7成网民看好非洲崛起 半数认为非洲是中国盟友
2009年11月10日 11:09 来源: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8日和9日在埃及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再次把中国人的目光拉向了这块遥远而广袤的大陆。调查显示,提起非洲,多数受调查者的脑海中闪现出来的仍然是经济残破的景象,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依然是许多中国人对非洲印象的典型画面。当然,日渐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又增添了人们对非洲的印象。然而,调查也显示,就是这块贫瘠而动荡的大陆却获得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好感。他们相信非洲国家对中国是友好的,认为非洲在政治上是中国的支持者和盟友。他们还支持中国的对非政策,认为非洲将崛起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中国有必要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继续加强同非洲的合作。

  据报道,此次会议是2006年论坛北京峰会后召开的首届部长级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上宣布了八项旨在推动中非合作的新举措,内容涵盖气候、科技、融资、市场、农业、医疗、人力资源和教育以及人文交流等各个方面。另外,广受西方媒体关注的还有中国承诺将向非洲提供百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以及将逐步实现对95%的非洲产品免除关税。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用一句唐诗驳斥了“中国只对非洲的自然资源感兴趣”的论调,强调中非合作早于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开始了,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非关系是“故交如真金,百炼不回色”。

  像2006年时一样,此次会议再次引发了中国网民对非洲战略地位以及中非合作前景的关注。环球网6日顺势发起了多项在线调查,了解网民对非洲的认识程度、对政府非洲政策的态度、对非洲战略意义和国际地位的认识以及对中非未来合作前景的预测。

  截至9日12时,共有3000多名网民参与了这些投票。投票显示,尽管中非之间的合作在加强和深入,但多数受调查者仍然对非洲缺乏了解。在一项调查中,有63.3%的人表示对非洲“不了解”。在另一项调查中,有54.2%的人表示对非洲的第一印象是“经济落后、骨瘦如柴的儿童”,其次是“频繁的战乱、索马里海盗”,占12.4%,然后才是“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占10.1%。还一项调查显示,网民了解非洲的途径也非常有限,主要通过新闻报道和影视书刊,这两项加起来的比例高达95.9%,而真正亲身到过非洲或者听朋友讲述过非洲的人数比例合起来不足3%。但此外一项调查显示,71.7%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到非洲去走走看看。

  更多的调查还显示,虽然网民对非洲的认识有限,但对中非合作的历史、现状却了解得相对较多。例如,有92.2%的人认为非洲国家对中国“友好”,87.5%的人支持中国当前的对非政策。这似乎可以从侧面表明中非间的合作已经扩展和深入,普通民众已经对双方间的合作产生了一些共识。

  另外,在“你认为非洲对中国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的调查中,网民投票最多的是“政治上的支持者”,占50.8%,其次有30.1%的人投了“能源资源供给者”,余下19.1%的人投了“经济上的合作者”。在“非洲未来国际地位”的调查中,占投票最多数的67.7%的人认为“非洲将崛起为影响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21.1%的人认为将“保持现状不变”,其余11.1%的人认为“国际地位继续弱化”。在这两项调查的基础上,环球网又进行了一项“中国应在哪一方面着重加强对非洲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注重“经济”合作的人占了最多数,为63.4%,其次分别为“政治”(18.0%),“文化”(8.8%),“军事”(7.8%)和“旅游”(2.0%)。

  有网民表示,非洲拥有21世纪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关乎中国的能源安全。非洲还毗邻印度洋,关系着中国在印度洋的运输安全。同时,非洲在历史上是西方的殖民地,饱受西方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在情感上与同样遭受过西方侵略的中国有着天然的结合处,因而能在政治上给予中国强大的支持。历史上,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就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在21世纪美国的力量仍将在全世界盘踞一段时间,以及各国竞争加剧的趋势下,中国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将令中国在能源、资源、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占据有利地位。还有网民说,中非关系发展了,是对中国和非洲都意义重大的事情,50年前如此,今天还一样重要,支持国家的对非政策。  (高友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