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债务危机或将持续 但不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迪拜债务危机或将持续 但不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2009年11月28日 16:0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10分报道,高达818米的世界最高摩天大楼——迪拜塔让全球游客眼前一亮,然而近日爆发的迪拜主权基金违约事件,却让全球投资者眼前一黑!阿联酋迪拜酋长国宣布重组迪拜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集团、并将迪拜世界的债务偿还延迟6个月。迪拜债务危机的不良影响,迅速蔓延至全球资本市场,连日来,全球各大股市纷纷下挫。连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海湾国家记者申旭。

  主持人:虽然说迪拜债务危机是25日发生的,但是这几天在国际金融市场引发了无数连锁反应,给我们介绍一下最新情况。

  申旭:受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27日,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亚太地区的股市都继续下挫,此前一天,伦敦、巴黎、法兰克福欧洲三大股票市场指数暴跌都超过了3%,美国纽约股市在感恩节后的黑色星期五也下跌了1%以上。因为市场担心迪拜巨额的债务将波及银行业,所以银行股深受影响,我国大型的上市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27日纷纷澄清,他们均不持有迪拜世界的债券。

  主持人:而且受影响的不仅是股市,油价和黄金价格也都遭受重挫。那么迪拜世界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申旭:迪拜世界是迪拜最大的国有集团,堪称是迪拜经济的发动机,作为业务范围横跨房地产和大型港口的超大型企业,迪拜世界是造就迪拜辉煌的一个重要的功臣,它最主要的一个房地产的项目,就是填海造的棕榈岛岛,包括英国球星贝克汉姆,美国影像布拉德皮特在内不少世界巨星和富豪都在棕榈岛购置了房产,不过现在看来这些投资大受损失,贝克汉姆等一些明星社将会被严重的套牢。

  主持人:在我们的印象中,迪拜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地方,甚至是奢侈的代名词,近年来,迪拜在中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沙漠神话”。如今,“迪拜神话”开始破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申旭:有中东媒体分析,迪拜这次爆发债务危机有多方面原因,首先过渡建设的房地产业,在迪拜工地遍布全城,而且动辄就是世界最高,世界独有,或者身价百亿的项目。为了进行这些项目,迪拜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筹措投资资金,这些投资无数的项目却难以在短期之内实现盈利,最终让迪拜一步一步走上债务危机的道路。其次迪拜近年来,大幅度投入国际金融业,在金融危机持续的影响下,迪拜的投资出现了严重的亏损,给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患。

  迪拜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继续,并且有加剧之势。一些市场人士担心,迪拜世界公司也许会沦为又一个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引爆新一轮全球信贷危机。对此,专家纷纷表示迪拜债务危机不会造成第二波金融海啸。时事评论员李炜认为全球对于迪拜事件的反应过于紧张了。

  李炜:迪拜世界很多债务都是从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过来的,其实跟一般公司出现问题一样,它经常性的收入,可能不能够按时来偿还利息和还本付息就造成了危险。造成了危险以后,就要求有一部分钱推迟还,这部分钱大约是50多亿美金,这在全球来讲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两个消息出来弄的全球很紧张。第一个传媒报道,这家公司,总体负债800亿美元,这并不是要800亿美元推迟六个月还,只是50多亿美元推迟要还,但是大家混淆了这个消息。第二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立刻把迪拜信贷评级降到了垃圾级,这在全球一公布,马上就引起恐慌,人民在金融风暴以后有点太紧张了。

  时事评论员郑浩也认为迪拜债务危机很可能会继续恶化,但不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郑浩:现在有两个可以说是比较有利的消息,第一个消息是阿联酋,我们知道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阿联酋中央政府还没有完全介入到这个事件当中,换句话说,阿联酋政府会视乎迪拜世界最后的债务情况,重组的情况,来评估是否要介入这样的一个国营企业当中。这样,实际上给世界市场,给投资人一个定心丸。

  第二点,现在从整个迪拜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它石油收入的增长和它债务的增长相比较,前者远远大于后者,换句话说,它的债务增长虽然很快,但是它的石油收入增长没有低于债务增长,因此它有相当一个石油美元的储备能够挽救任何经济危机。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这家公司,掌握了大量的房地产业务,并不全部都是坏帐。因为有一些包括正在经营的酒店,超级市场,娱乐场所,高级公寓等等仍然具有吸引世界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吸引力,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振荡,有可能会持续,有可能会恶化,但是不至于,造成第二波的全球的金融风暴。

  看来,对于迪拜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必过于恐慌。那么,面对这一波及全球的危机中国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院周建工分析认为,迪拜危机始发于政府为企业提供信贷担保,这种模式在中国普遍存在,监管者应当加以警惕。

  周建工:中国在这一轮的经济刺激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配合中央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在地方政策财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纷纷以政府的这种财政或者信用作为担保,建立了一些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从银行里大量的借贷,其实对于银行系统来说,最终它也成为一种债务上的潜在风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