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万印度劳工蜗居迪拜 13平小屋挤14个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五百万印度劳工蜗居迪拜 13平小屋挤14个人
2009年12月21日 15:59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救济”晚饭

  塑料袋装回

  一块散落着无数烟头的、由老式居民楼围成的石子空地上,5名挤在小型两厢车后座里的志愿者找了块突起处,用硬纸板快速铺平,搭起简易的“饭桌”,然后拿干净的塑料袋将手套上,取出锅勺……一天一次分发食物的准备工作就算做好了——膝盖高的蓝色水桶里装着满满三桶咖喱饭,几颗小扁豆零星地点缀其中。等候多时的印度劳工帮忙将桶抬到硬纸板上,秩序井然地等待发放晚饭。这样的晚餐是没有碗的,劳工们用自备的塑料袋接过晚餐,直至塑料袋装得满满当当才肯离开。

  这是一处印度劳工食物分发点。两个街口之外,就是灯火通明的高级购物中心“迪拜购物城”。

  领到晚餐的23岁印度小伙德瓦拉杰会说一点英语。他说,他们已经有4个月没拿到工资了。德瓦拉杰不清楚金融危机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不断地重复:“我们没法生活。”

  像德瓦拉杰这样既害怕承包商携款潜逃,又因为非法身份不敢向警方求助讨薪的印度劳工很多。保守估计,目前在阿联酋的印度非法移民至少有5万。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支撑着他们漂泊异乡:“我需要挣钱,我不能回去。”德瓦拉杰现在每个月能挣500至600迪拉姆(1迪拉姆约合1.85元人民币),其中的大部分都被他寄回老家。

  工作·长镜头

  要么没活干

  要么白干活

  5年前,18岁的德瓦拉杰怀揣着到国外挣大钱的梦,毅然地选择到阿联酋淘金。像德瓦拉杰一样被骗出国打工的印度劳工不在少数。据他介绍,仅在这一处劳工聚集地,就有约200个同乡和他的遭遇一样。这些人中有木工,有电工,也有建筑工人;有年轻人,有中年人,也有上了年纪的。他们挤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上工时间从凌晨3点到早上6点的都有,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常常还要加班2至3个小时,且完全是免费劳动。所有的剩余时间除了睡觉,就是洗衣服做饭,娱乐是奢侈的,能多躺下休息会儿就不错了。

  尽管对现状不满,但德瓦拉杰每月还是坚持抽出300至400迪拉姆汇回家里,余下的只够日常开销。但近几个月,承包商突然停止支付工资,这令德瓦拉杰心急如焚。此前媒体报道,迪拜债务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印度的汇款收入。

  德瓦拉杰不懂经济危机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房租是最大的开销,大米也在涨价”,每月2500迪拉姆的一室户房租也是由10多个同乡均摊。

  群居·特写镜头

  13平方米

  14人居住

  驾车沿“酋长国公路”一路疾驰,行驶约10分钟便能看到杂乱散落在沙丘中的集体营地——三到四层楼高的劳工宿舍。

  “索那普尔总共大约有100多个劳工营,大的公司一口气租下10个劳工营的也有,租用1个劳工营的小公司也有。”索那普尔劳工营共有15万劳工,其中大部分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

  美国媒体报道,楼层的构造就像潮湿而光线黯淡的走廊隔开3.6米×3.6米房间的学校宿舍。饭是用煤气炉做出来的,睡的只有一间房两张上下铺的条件,14名劳工挤在一起,大多数人通常只能睡在地上。

  现在,随着迪拜劳工部的介入,劳工营的条件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

  劳工们最担心的不是艰苦的生活条件,而是承包商突然消失。一名志愿者说:“经常有劳工工作两三个月后一分钱都拿不到的情况,有的承包商突然就携款逃了,劳工找用人公司要钱,用人公司会说已经把钱给承包商公司了。”

  精神·蒙太奇

  靠古老冥想

  解决归属感

  29岁的印度水处理工程师布拉达班提到了“缺乏归属感”的问题,尽管他是在海湾国家找到体面工作的印度人。“印度人很喜欢家庭的感觉,但在这里,会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据《东方早报》报道,印度人有自己化解困惑和孤独的办法。布拉达班会去很多印度人聚集的“冥想之地”,现场正有导师帮助学习“心灵与肉体”两种境界。布拉达班说,“通过冥想,可以帮助大家感到安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化解,苦难也能得以克服。”吴挺

  数字

  500万

  据印度国家人力资源发展和就业局2008年的数据显示,在阿联酋的印度人约有500万,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迪拜及北部地区;这其中,约65%的印度人属蓝领阶层——构成了整个阿联酋42.5%的劳动力大军。

  100亿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海外劳工在2008年寄回国的汇款达520亿美元,是世界海外劳工汇款收入最多的国家。在波斯湾地区,大约有500万印度人,他们每年汇回国的数额超过100亿美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