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加息频现 “退出”并非主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各国加息频现 “退出”并非主流
2010年05月13日 14:14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球范围内部分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加息举措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退出”行动已经全面展开,这更像是一种针对经济恢复态势尚不稳固所做的动态调整。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彻底走出低谷、进入上升通道之前,加息暗潮只会在水面下涌动,时紧时慢,而不会成为全球经济走向的主旋律。

  由南到北,加息潮涌,或掀“退出”序幕

  2010年5月4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5%,这是其继2009年10月首次加息以来的第6次连续上调基准利率,澳大利亚成为G20国家中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息时间最早、次数最多、幅度最大的国家。

  无独有偶,亚洲的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也分别于3月19日和4月20日两度加息,升幅均为25个基点,利率上调至3.75%。金砖四国南美代表巴西则紧随其后于4月28日将基准利率一举上调75个基点至9.5%,这是该国过去20个月以来的首度加息。

  此外,韩国央行也跃跃欲试,表示未来可能逐渐上调利率水平。如果算上前期已经加息的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的加息热潮已经由南半球到北半球加息阵营逐渐扩大。

  澳大利亚经过6次加息,升幅共计150个基点,已经达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平均利率水平,而G20中的多数国家仍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更是按兵不动。其中,欧盟的利率为1%,美国是0至0.25%,日本则为0.1%。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近日宣布,联邦基金利率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当前超低的利率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大经济体的GDP总量接近4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三分之二强。它们庞大的市场容量和经济发展趋势主导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因此,如果仅依据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的加息行为就判断全球性的经济退出已经开始,仍然为时尚早,现在只能说,“退出”序幕刚被掀开一角而已。

  经济回升,势态良好,奠定澳加息基础

  澳大利亚央行表示,澳大利亚贸易条件正在改善,出口额度持续上升,利率升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平是适当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表明,澳大利亚2009年GDP增速为2.7%,而2010年和2011年增速将达3%和3.5%。同时,其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也在持续上升,房市信贷以稳健步伐扩张,失业率较低。这些条件为其加息奠定了基础。

  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特别是北美区域经济趋于稳定,亚洲经济持续走强,全球金融市场的运作较一年前改善许多,这些都为澳大利亚央行提高利率提供了外部支撑。实际上,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澳大利亚的金融监管机制比较健全,其以服务业、矿产资源出口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对欧美经济的依赖度较低,而与中国和亚洲新兴经体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并且,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基础建设项目的扩张进一步带动了澳大利业的矿产出口,矿产品价格的提升以及与之相应的采矿业投资的增长,令其国内就业情况也得到相应改善,消费需求不断升温,经济结构日趋稳固。

  未雨绸缪,遏制通胀,各国加息恰逢其时

  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逐渐好转,一些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例如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这些都是澳大利亚央行再次提高利率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9年前8个月,其房价上涨8%,全年达到11.2%,截至今年3月,房价累计上涨超过22%,为200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及越南等国的陆续加息,也主要是基于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胀压力。由于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超过发达国家,外资流入加速,导致限制通胀的压力增加。基于这种考虑,这些国家加息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抑制本国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

  印度央行表示,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是影响印度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隐患,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印度央行决定逐步取消货币刺激措施。印度央行认为,目前来自供给面的通胀压力正逐渐减小,而来自需求面的通胀压力正在不断累积。印度央行的货币紧缩进程已经开启,但由于个人消费及投资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印度央行会在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上不断进行调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抑制国内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对印度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为抑制通胀,4月20日印度央行宣布将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分别提高至5.25%和3.75%,同时将存款准备金率由5.75%上调至6%。

  巴西央行则在加息声明中表示,加息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的货币政策调整过程中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通胀水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经济不会出现过热现象。国内消费是巴西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而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也增加了高通货膨胀风险和进口压力。巴西的通胀率已从2009年年底的4.3%增至今年3月的5.2%,并有可能在7月达到6%,接近巴西政府规定的6.5%的警戒线。IMF预计巴西今年GDP增幅有望达到5.5%,为20年以来最高值。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推高了物价水平。4月份,巴西通胀水平已经上探至5.22%,为10个月来的峰值。因此,巴西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基准利率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止通胀率急速走高。另外,将基准利率稳定在较高水平是巴西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巴西的实际利率位列全球第三,仅居克罗地亚和拉脱维亚之后,使之成为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对象,并促使该国货币增值。此次加息当日,巴西本币雷亚尔即对美元升值1.29%,达到1.7485雷亚尔兑1美元。纵观过去一年,巴西雷亚尔升值26%,是所有新兴经济体中升值最快的货币。

  在这个加息阵营中,尽管大家手段相近,缘由却各不相同。澳大利亚是加息阵营中唯一的发达国家,加息次数最多,但其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实际上相对较小,一季度CPI年率仅为2.9%。同时,澳大利亚也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保持正增长的发达国家,因此,不排除其通过加息提高资产价格进而谋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例如,加息后,国际热钱迅速流入,推动澳元汇率上升,则极大地提高铁矿石出口价格。同时,澳元升值后,也会对其国债市场起到重大利好作用,保障其国内本币的流利性充盈,为澳大利亚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了积极有利的因素。

  小步慢跑,趋于稳定,加息或可告一段落

  任何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面性,加息固然可以回收流动性、遏制资产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济过热,但是频繁加息也会向市场释放更多的退出信号,影响全球范围内尚不稳固的复苏基础。当加息效果已经显现,如果继续加息,即可能对经济面构成伤害。

  澳联储表示,经过本轮加息,基本利率已经回到了危机前的平均水平,先前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结束,未来借款利率多半将位于平均水平附近,这也暗示着,加息措施暂时将告一段落。然而,也有分析者认为,随着CPI指数的不断披露,澳联储还有可能在第三季度或年底再宣布小幅度加息。但是,如果持续加息,将导致房贷等生活成本较大攀升,打击商业信心,增加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甚至造成更多的裁员,影响民众生活水平。

  至于巴西,我们也可以看到,高利率必将导致当地企业更倾向于海外融资,以避免高额借贷成本,这一定程度上将提升该国负债水平。同时,巴西政府也做出表示,不希望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过快过急。巴西财长称,鉴于政府采取的稳健经济政策,巴西暂时没有通胀压力,其增长是可持续的,不会轻易引起通胀和巨额外债的问题。他还驳斥了市场有关巴西经济过热的观点,称将新增180万个正式工作岗位,中产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繁荣发展,成为今后的一个主要增长动力。

  印度经济增长虽然可圈可点,但加息后首先打击的是国内低端消费群体,而他们的消费意愿和能力的衰减将导致国内消费不足,进而影响甚至阻碍印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增长模式的转变,因此,印度再行加息的阻力较大。

  综上所述,全球范围内部分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加息举措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退出”行动已经全面展开,这更像是一种针对经济恢复态势尚不稳固所做的动态调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彻底走出低谷,进入上升通道之前,加息暗潮只会在水面下涌动,时紧时慢,而不会成为全球经济走向的主旋律。(吴伟)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