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征银行破产税 业界担心细节“难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欧盟拟征银行破产税 业界担心细节“难产”
2010年05月28日 10:4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知不觉间,因为欧债危机而颜面无光的欧盟领导人正在新的阵线上开始反击。眼看距离G20多伦多峰会仅一月之遥,欧洲在经济复苏的问题上已然无法挺直腰杆,强化金融监管就成了欧盟领导人似有预谋又似巧合而开辟的新阵线。继5月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禁止对欧元区国债和欧元乃至主要银行股进行卖空交易并主张对金融交易实施新的征税制度后,26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对所有成员国的银行征收破产税以成立专门基金,用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银行破产危机,避免金融体系因此受到危害。预计该计划将在下月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讨论,并争取在6月底于多伦多召开的G20峰会上提出。

  过去两年来,包括欧洲在内的各国政府被迫运用大量纳税人的钱来支持金融部门,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并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欧盟内部市场与金融监管执委巴尼尔26日表示,这种状况必须到此为止,让纳税人继续背负救助银行业高昂成本的做法不可接受。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曾经由纳税人承担的重任放到银行肩上,让他们自己出资应对未来可能的破产,利用这笔资金确保长期金融稳定,避免危机发生时金融企业“一损俱损”的恶性传染。

  从海外媒体的报道来看,来自欧盟委员会的这一消息目前在欧洲反响不错,不仅纳税人感到振奋,就连银行业也表示支持。与此同时,因为欧洲混乱的财政秩序而丧失信心的投资者似乎也被欧盟领导人表现出来的决心所感染。消息发布当天,欧洲各主要股市全线放晴且涨幅不俗。截至记者发稿前,27日早盘欧洲三大主要股指也都延续前一日升势,涨幅均超1%。在海外,欧盟拟开征银行税的消息也得到了较好回应。目前,美国政府已率先提出对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股本和受保险存款以外的负债征收0.15%的“金融危机责任税”,以弥补政府救助银行业的成本;而欧盟内部也有国家先行一步,比如英国已向该国红利超过2.5万英镑的银行家征收50%的一次性奖金税;瑞典也已实施类似的银行税制。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欧盟这一提议能否既叫好又叫座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最终细节可能会“难产”。目前,一些欧盟国家已经或正在考虑对银行征税,但各国征税的方法、标准、比例和用途都存在差异。欧盟委员会26日表示,缺少协调可能会导致欧盟成员国之间出现不公平竞争。德国银行家协会欧盟政策执行主管布莱邦德也表示,如果各国在银行征税问题上最终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叠加而成的“拼凑物”,那将于事无补。“这个基金的标准和特征应是全欧洲统一的。”他说。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欧盟各成员国政府能否就税收细节达成一致,政府和银行之间又能否就基金的使用取得共识。

  目前,英法等国政府希望将这笔钱作为一项针对银行业的普通税收来使用和管理,而不是将其搁置一边直到危机发生时才使用。26日,英国财长奥斯本在与美财长盖特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明了这一立场。而银行业则通常更愿意将这笔基金独立于政府的其它税收收入,因为他们担心这笔钱会随时被用来弥补出现亏空的财政预算漏洞。另外有一些成员国政府则担心银行在交了这笔预付金后,就等于是获得了今后继续冒险行为的许可证。

  英国银行家协会首席执行官奈特就从两方面提出质疑:一是在欧洲的某个地方闲置这么一大笔钱,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是否说得过去;二是“毫无疑问这会增加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因为这等于是弱化了银行破产可能面临的后果”。布莱邦德对此也表示了类似疑虑,称一旦计划付诸实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确保这个基金只能用于对破产银行的清算而非救援。

  有分析人士称,该计划可能面临的另外一个潜在政治阻碍在于其浓郁的“集中治理”色彩,这可能会让部分欧盟成员国感到难以接受。根据巴尼尔撰写的提案,通过向银行征税而在各成员国建立起的专项基金应成为欧盟网络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亦在另一份文件中表示,在欧盟内部创建一个国家基金网将是朝向对银行业进行更集中治理而迈出的第一步,欧盟将在2014年前重新评估这一网络,其最终目标是将各国对银行征税的收入纳入一个统一基金,来帮助在未来陷入危机的银行而无论其属于哪个成员国。这对于英国、荷兰等一向抵触在欧盟27国内实现集中经济治理的国家来说的确是个值得警觉的信号。英国商务大臣凯布尔25日就在布鲁塞尔表示,英国政府总体来说同意对银行征税,但他同时强调英国希望能确保此类税收收入只进入成员国国家基金。

  尽管分析人士对于欧盟银行税提案的最终命运还存在种种担心,但大多数人认为在眼下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下,细节“难产”恐难避免,但夭折的可能不大。和美国的“金融危机责任税”一道,欧盟的银行破产税或将全球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努力带入一个更讲究实效的领域。(记者 陶冶)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