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家发改委: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2009年07月24日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24日电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日前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7月23至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吉林省辽源市召开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济转型经验,分析研究当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做出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做了题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报告。国家有关部委及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相关省市区发展改革委、44座资源枯竭城市、部分资源型城市有关负责同志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基本上都是在我国的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时期及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资源的配置长期实行计划调拨,加之受过去“先生产后生活”指导思想和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忽视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必须采取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做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战略任务,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和战略任务。

  会议指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一是政策支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在逐步得到较好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分两批界定了全国44座资源枯竭城市,财政部下达了2007和2008年度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累计43亿元。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二是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并在探索走法制化道路。已初步建立起国家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资源型城市为主体的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启动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工作。三是转型试点取得突破并在积累经验。资源型城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体制机制创新、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整治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逐步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转型之路。

  会议同时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时又面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双重挑战,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会议强调,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还只是刚刚破题。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开放为条件,以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根本途径和战略突破口,着力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整治环境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要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推进工业调整改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二要深化改革开发,加快以国有企业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三要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实施就业援助,做好棚户区改造,努力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四要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抓紧组织治理深部采空区、特大型矿坑、矸石山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五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研究进一步促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措施。六要加强长效机制和法制建设,加快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地区及资源型企业要充分认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各司其职,抓紧落实,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国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省级人民政府要负总责,加强领导。资源型城市要开拓创新,科学转型。资源型企业要转变观念,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会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介绍了本部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工作情况。黄石市等8家资源枯竭城市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吉林省等3家省级发展改革委、阜新市等13家资源型城市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大会还组织代表实地考察了辽源市接续替代产业项目。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